星期二, 6月 06, 2006

犯錯的故事~~~致茂電子董事長 黃欽明學長

「梅竹三月天,校慶四月時」這是交大下學期的兩項大事,也是最熱鬧的活動,校友們無不熱情返校參與,增加與學弟妹的互動並且感受青年人的活力。交大高階經理人培訓班承襲這股潮流,特別邀請對梅竹賽貢獻甚多,電工62級也是現任致茂電子董事長 黃欽明學長分享自己的成功哲學,並將梅竹五連霸的喜悅帶給大家。

致茂電子概況簡介
「我沒有空參加交大校慶,就被俊秀邀請來擔任講師了!」談笑風生的黃學長,一開始便調侃自己,笑說自己和高階經理人培訓班的淵源,並且謙虛的說,今天不算是一場演講,只是來分享犯錯的故事。

致茂電子成立於1984年,以量測角度為經,以提供好的解決方案為緯,於1996年正式掛牌上市,目前員工共有九百多人,其中R&D人才佔了三分之一左右,為一典型研究型公司。在產品部份,共有精密電子量測儀器、自動測試系統以及特殊材料等三大主要生產線,近年來不斷與外國公司交流,專注於本業之餘,也不忘掌握世界的脈絡,進而領先群雄。

公司營運總部目前設在台灣林口,並在荷蘭、中國、香港及美國分設四個分部,佈局全球化,以便與世界接軌,進而增加競爭優勢。在銷售模式上,致茂採用直接通路,以荷蘭分公司為例,當地的總經理認為,建立客戶的信任首重身體力行,因此他常常開了一台改裝過的測試車,四處拜訪並提供免費測試機會,這套行銷手法,立即獲得廣大迴響,凡是測試過的公司皆買下這套設備,在當時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此法功不可沒。

最後,黃學長談到企業文化,他提到公司的經營理念為「以主動、負責、創新的精神,追求更好的技術、品質與服務。」這不僅是一個口號,更是一種實踐的動力,也是一種上行下效的良好典範。他強調全體員工皆須有做事的準則,一旦蔚為風氣時,便會根深蒂固的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此外,公司的願景為「積極發展世界級產品,致力成為世界級企業」,藉此鼓勵每位致茂人,用最大熱情 及活力,來面對未來一切的挑戰。

光遠科技概況簡介
公司成立於1998年,目前員工共85人,為一提供360度全彩LED環場顯示器及DynaNet-數位媒體傳播/管理系統的整合性科技公司。這是黃學長轉投資的另外一間公司,它利用少量的LED,加上人體的視覺暫留,設計出極具未來性產品,其機型共分室內和戶外兩種,廣受社會好評。

在產品應用上,共有以下幾種模式:
• 廣告媒體 [Advertising Media Network]
– 用途: 媒體經營、廣告聯播等
– 使用場合以 人口匯集處 或 連鎖行業 ,如: 機場、 車站、購物中心、美食街、連鎖賣場、停車場等
• 動態訊息傳播 [Dynamic Information Broadcasting]
– 用途: 訊息公布、公共服務、娛樂效果、企業標的等
– 使用場合: 博物館、醫院、會議中心、企業門廳等
• 商業展會與活動 [Event / Rental]
– 使用場合: 商業展會、活動、發表會、室內或戶外展示空間等









透過360度環場顯示器,激發出很多行銷人的創意,黃學長提到這項新產品不僅空間使用量少,更可以廣泛散發訊息,是科技界的明日之星,也是世界專利之一,目前已有多國使用這項產品,例如:菲律賓馬尼拉的購物中心、日本的停車場、澳洲的大型美食城、…等,而交大浩然圖書館前,也有他捐贈的一台顯示器,與世界同時接軌,讓學子們享受到這項便利的科技。

談到行銷手法的創意,黃學長忍不住舉了手機業者的例子,在外國現正風行一種服務,只要發送簡訊到特定號碼,並且寫下你想說的話及播放的時間,手機業者便能自動且準時的在大庭廣眾下顯示這些內容,並給在場觀眾一個驚喜,這是一項嶄新的服務,他也順勢而為分享了光遠的營運模式,共分為直接銷售、租賃和合營。目前更提出了「搖錢樹計畫」,希望與通路商合作,推出雙贏互惠的方案,由光遠負責提供軟硬體設施,通路商開發新的營運模式及廣告行銷手法,各自發揮所長,並享受豐盛的果實。

最後,黃學長又簡短舉了另外兩家轉投資公司,分別為製造工業電腦的凌華科技和電動機車的易維特科技,五分鐘後便結束此段演講。

犯錯的故事,二十年來經驗談
簡介完公司介紹後,黃學長在投影片的最後一頁──致茂電子成長曲線圖中停了下來,手上的操縱器不再轉動,輕鬆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犯錯的故事。」
首先,黃學長談到致茂品牌的起源,大學時期的他,畢業後立即進入當時科技界的標竿──飛利浦公司,負責銷售彩色IC,憑著自己的努力及學習的態度,漸漸在公司內獲得重視,並和其他幹部相處融洽,和樂融融。工作約莫五年後,他想要換個環境,同時也給自己一個恣意發展的天空,便毅然決然找了當時的好朋友,另外兩位電工同學及一位65級學弟,成立了新公司,開始新的生活。

公司草創之初,主要鎖定電子元件外銷,考量的是其潛在市場,並藉此找到另一個電子產業的契機。然而,有了產品總不能夠沒有公司名字,但天馬行空也不是好辦法,黃學長左思右想,想到他在飛利浦的生活,那時候的他賣彩色IC,那現在這個產品不也是「彩色」的呢?只要有任何零件,從他的手中出去,那做出來的產品就會帶給別人多采多姿的人生,本著這個理想,創業元老便訂公司名為「Chroma」,取Colorful的諧音,並翻譯中文為可懋電子。

「我壓根兒沒想到,市場反應竟然那麼好!」黃學長語帶驚訝的說。可懋電子在短短的一兩年內,營收不斷成長,寄出去的資料也廣受熱烈迴響,甚至開始做起海外貿易來,這些成果對於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來說,是多麼興奮的鼓舞,也讓他們初次嘗到成功的滋味。然而,他們並沒有因此沖昏了頭,還是埋頭苦幹,繼續創造優質的產品及銷售業績。

負責行銷業務的黃學長回憶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他因為常常與外面接觸,聞到許多市場上的風聲,知道電子元件的附加價值不大,想要轉換跑道並利用所學的知識。正巧,當時從客戶中看到最新的技術──電視機映像管,他便下定決心,改變就是力量,是時候轉換跑道切入較有前景的產業了,於是公司更名為致茂電子,主要產品為monitor的測試儀器,而他們四人也各兼職責,開始較有架構的經營模式,並推出完全自己組裝的Chroma100。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客戶尚未完全認識你的產品前,有很多缺點是需要修改的,而每一次的改變無非是希望能夠在未來走的更順遂,並為公司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黃學長常常利用銷售時,記下客戶的抱怨及建議,整理回去再與其他夥伴們討論,尋求解決的方法。不久後,第二代產品Chroma1000也上市了,主要是做儀器內彩色及黑白的測試,他提到產品的核心理念是幫助解決客戶的痛苦,因此,致茂的測試儀器中,特別運用最新IC,協助測試員提升其效率,讓結果更加準確。

談到這裡,黃學長調了一下眼鏡,輕鬆的說「不知不覺此款儀器已經到了第六代!」他歸功於產品的清楚定位,一開始就強調精準可靠、對症下藥,直到現在還保有良好的品質及信用,無形中成為自有品牌,行銷全世界。簡介完公司初期的心路歷程後,他下了兩個小小的結論:
一、 狹縫中求生存:致茂善用差異性,不做和HP大廠相同的產品。
二、 成長中求發展:二十年來,致茂不斷成長茁壯,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有想法。
90年代後的成長,成功的基石
90年代,是一個科技快速起飛的年代,各家廠商無不掌握此契機成長及擴張,致茂也不例外,正巧遠在美國攻讀MBA的創辦人同學回公司效力,負責外銷業務,公司也趁機拓展了國外市場,成立了美國分公司。然而,公司大、人才多了以後,不免造成管理上的困難,黃學長說,在80年代時,致茂還算是小公司,在內並沒有分很多職務,四位創辦人皆有權利主導公司政策,但是現在就不管用了,彷彿多頭馬車一般,難免會產生不同的意見。因此,大夥決定推出「管理一元化」制度,公司內部架構重整,各個部門有其專屬上司,再由四位創辦人輪流擔任總經理,決策過程或許還是經由大家共同討論,但已經慢慢有垂直架構的雛形,在眾人推舉下,他成為公司的第一任總經理。

隨著公司不斷成長,營收增加後,領導團隊也不忘體恤下屬,推動知識管理制度,給予員工時間和機會學習其他專長,或是在本行內研讀,更上一層樓。黃學長提到「帶人要帶心」,換句話說「同甘共苦」,惟有常常帶給員工夢想,給予員工實際成長的機會,才能夠上下一條心,邁向未來康莊大道。1996年時,公司正式掛牌上市,他便實行了「員工承諾配股」,答應員工自行認購股票,若資金不足,公司亦會借錢幫忙,如此一來,員工深刻體驗到關懷的企業文化,也加深了公司的認同感。

由於公司資本額不大,黃學長選擇了新的方案「轉投資」,並且不斷擴張集團,當時的凌華科技(專精於工業電腦)、光遠科技(360度環場顯示器)也就在此時加入旗下,他強調投資並非來者不拒,而是經過審慎的評估後,在不偏移自己的本分下,才拍案成型的。有些投資則是看重其未來性,例如:光遠科技,雖然投資了七、八年,卻一直沒有轉機,直到這兩年才開始賺錢,但他還是信誓旦旦的說「眼光要放遠,而非短視近利。」

1997年,公司增加了新的電力電子產品線,1999年時,產品擴張迅速,致茂又新蓋了一間量測儀器生產的廠房,此時的他心想:「十年一變,是時候該轉變了!」先前公司強調的是「組織功能化」,但現在搖身而成大公司後,他希望推出的是「營業事業部化」,又在深圳、荷蘭、上海成立分公司,然而世事難料,2000年景氣下滑,縮編了一些規模,但卻沒有解聘任何RD人才。他強調「致茂致力於專業的研發及製造,惟有保存公司的核心價值,才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這是黃學長的堅持,也是致茂的堅持,他強調「致茂沒有血與淚,只有汗水和毅力」,或許這就是公司二十年來穩定成長的原因吧!時至今日,他依然沒有忘記當初創立公司的本意,持續以照顧員工福祉及培育人才為考量,2005年時,開始推動知識管理,希望將公司寶貴的研發經驗傳承下來,將來不管是誰當家,都會是永續發展的公司。
黃欽明學長的分享
談完了公司介紹及歷練後,演講進行到最後一個階段,彷如電影情節一般,有高潮也有結尾,感性的他用五個感想為今天的演講下了總結。
一、 誠信務實
這是他二十年來不變的準則,長久以來,以身作則,贏得不少客戶的信賴,甚至還因此吸引到一位美國籍行銷副總的加入,目前擔任美國子公司的總經理,他認為致茂為一提供專業性產品的廠商,對象大多是有經驗的工廠或是技術人員,要得到他們的認同,就要看自己是否可以立即幫助客戶解決問題,並且提供較好的解答。
二、 窮則變、變則通
沒有什麼事是不能改變的,公司就是要有能力面對任何挑戰,他回憶起一件往事,當年致茂遇到在生產上遇到困難,必須向日本公司購買技術,但要和日本人做生意,並非如此簡單,換句話說必須「對味」,精明的他立即想到那張和李前總統合照的相片,藉此證明公司的產品及品質,沒想到日本人也十分「阿莎力!」二話不說便成交了。
三、 制式化管理
使用制式化的管理,可以加速公司內部資訊的流動,這是他早年在飛利浦學到的重要觀念,透過這套系統,第一線的銷售人員可以立即回報問題及進度,並透過內部整合方案,傳回最佳的解決方法,讓客戶、業務及RD團隊緊緊的聯繫在一起。
四、 以身作則
這是中國人傳統的美德,也是他的為人守則,直到今日,依然如此,他認為上行下效,許多領導者的行為會影響到全部員工的言行舉止,若不能作好榜樣,如何能夠帶領團隊呢?此外,他也提到,要堅持對的事物,並且鼓勵賠本的部門,只要相信它是對的,就會如同美酒越陳越香,最後激發出最大的潛力。
五、 個人操守
談到最後一點,黃學長說這就是底限,絕對不能觸犯它,例如:不可利用公司從事私人利益交換,從前有個副總做黑心事時,當場被他抓到,幾小時後,馬上就被開除,這樣的故事經員工口耳相傳後,無形中也建立了良好的企業文化,讓有心人士不敢伺機而動,深怕一不小心毀了前程。

以上五點簡短的分享,道出了黃欽明學長二十多年來的成功哲學,如同一句很有名的話「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每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但卻有極大的相似點,那就是勇於承認自己的犯錯,並且從中學習,堅持到底,黃學長一開始就很謙虛的說,自己是在分享犯錯的故事,但對台下的聽眾而言,知曉前車之鑑,經營哲學,對未來的幫助及思考應該更大吧

西歐牧羊An European Odyssey~友訊科技總經理廖志誠學長

交大高階經理人培訓班,很快的已經開課超過半年了,大家如果還有印象的話,前幾期講師大多偏向企業管理此一主題,例如:宣明智學長的「處處是管理」、林家和學長的「企業葵花寶典」、…等,然而這次廖學長的主題卻十分不同,藉由分享他在歐洲工作十年的經驗,向在場聽眾說明許多獨特有趣的一面,並且歸納出以下重點,接著讓我們悉心體會「西歐牧羊」的甘與苦。

廖志誠學長簡介
廖學長為電工62級的校友,英文名字暱稱為JC,取自法國諾貝爾獎得主-羅曼.羅蘭的作品。談到自己的大學生活,他心裡覺得十分充實,除了課業之外,在娛樂方面也有涉獵。電工的課程,在胡定華老師的指導下,接觸了很多微處理器方面的知識,並且將其用來控制產品,慢慢也培養出一些興趣以及求知的能力,讀書之餘,學長也不忘休閒,曾和滾石集團段鐘潭學長共組樂團,並且創立星聲社,直到現在還是保有對音樂的喜好,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大學畢業後,首先面臨的是就業,在他三十多年的職場生涯中,總共換了三家公司,而這些資歷中,卻有十七年的海外工作經驗,讓學長笑說「天涯若比鄰」,這些豐富的閱歷,不僅開拓了他的視野,也讓他體驗到許多不同的文化,尤其是在歐洲工作的那十年內,足跡更是踏遍整塊大陸,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而那一點一滴的經驗無形中就是廖學長最寶貴的資產。

在演講中,廖學長笑笑的說:「我的一生就是一部電子產業發展史。」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接觸到惠普的consumer components,那是台灣最早發展的電子產業,工作三年後,轉到迪吉多公司從事電腦的產業,這兩間公司最大的特色為外商企業,因此常有派駐海外的機會,學習外國人的處事方法,這在當時的台灣產業,算是十分先進的一群,最後於1995年時來到了友訊科技,見證了網通事業的興起,並且乘風起飛,若要說學長運氣好,到不如說是選對時機,因為懂得準備自己才能邁向下一個契機。

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和交大密不可分,從沒有寫過履歷表的他,在校友學長的介紹下,先後換了幾家企業,皆越做越好。當然這些機緣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廖學長用一個小故事比喻,海邊有很多艘船,航海者不應該一看到船就跳上去了,而要仔細看那艘比較快,若起跑點就輸了,還拿什麼跟別人比呢?人的眼光要放遠,心胸要開闊,只要把握機會,明天永遠是充滿希望的。
友訊公司的歷練
談到友訊科技,學長眼睛又泛起了亮光,他強調「品牌和通路」是公司的兩大競爭力,經過幾年默默耕耘後,公司終於開花結果,不僅成為台灣十大品牌之一,也是消費型網路產品世界第一名的品牌,全球分公司共55國,產品行銷分佈170餘國,這些都是公司的重要資產。
「台灣一定要做品牌」學長舉了美國的例子說明,當年美國經濟快速起飛後,面臨到很嚴重產業外移的問題,將很多工廠移到現在的台灣、韓國等地,然而卻沒有產生很大的危機,至今仍是世界強國之一,其因為何,理由是品牌。品牌是一個無形力量,也是最接近客戶的第一線,它就像是金字招牌,只要顧客對其有忠誠度,那就算產業在怎麼外移,獲利還是不會衰退,而這些歷史的借鏡就是我們現在必須省思的地方。

友訊科技早在二十年前就看到這方面的趨勢,因此特別著重企業識別系統,無論公司移到何處,本質都不會改變,學長提到公司雖然沒有花很多錢做廣告,但長時間累積下來還是不少的經費,然而並非「有錢能使鬼推磨」,更重要的是在地化,也是學長貫穿全場演講的重點。他在友訊科技的這段時間,花了很多心思佈局歐洲,也讓他深刻體驗到要開各國分公司就必須使用當地的人才,畢竟他們過去的人脈資產才是最重要的公司價值。

藉由友訊科技的成功經驗,廖學長歸納出一套佈局全球的標準流程:
經銷代理→國際化→在地化→全球化
剛開始進入某個國家時,人生地不熟,自然不懂這個國家的文化,因此尋求當地廠商的合作,是當務之急。合作了一段時間後,公司慢慢擴張,總部也派人過來管理,並處理相關後續事宜,此時為國際化,但是治理公司的人還是以當地眼中的外國人為主。漸漸地,公司步入軌道,此時就要開始學習放手,留給在地人更多發揮的空間,就像是自己的公司一斑,此時稱為在地化,也是當下友訊科技的狀態,而最後公司要做的就是全球化,它意味著無國界的概念,你的同事可能出身世界不同地方,因為實際的需要,來到了某些國家,加上交通發達科技進步,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也不是無限長,這也就意味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

歐洲特質
接下來,開始進入這次演講的主題──西歐牧羊,廖學長首先向大家說明何謂歐洲特質。
一、 藝術氣息,文化修養
歐洲自古以來便是藝術城邦,文藝復興之後,各地開始盛行美術、音樂等文化,慢慢地,它變成是一個人的表徵,也是日常生活的方式,他們平常聊天的主題大多是音樂作品、美術展等,就算是做粗活的人,也不忘沾點文化氣息,中午吃三明治及喝紅酒,展現高格調的氣息。在歐洲,盛行的一句話「寧可窮,勿沒品」而這個品就是所謂的文化修養,而它也變成每個人生活的最高準則。
二、 品質,名牌與高價
談到這點,又跟民族性有很大的關係,歐洲人普遍喜歡名牌,他們寧可選擇自己信賴的公司,也不會亂換品牌,「推陳出新」,這點也展現出歐洲人對於產品的高忠誠度,值得有心進軍歐洲市場之士思考的地方。
三、 社會主義,反商情節
社會主義,因地而異。在義大利,最受尊敬的職位是工程師,而非博士或醫生,英國也是一個極力反商的國家,在當地社會中,無論是良心事業或是黑心經營,只要是商人都很有可能面臨被罵的處境,這是一個很特別的現象。另一方面,歐洲是一個課稅很重的地方,大部分都在60%以上,換句話說,每位員工前半年的薪水幾乎都進入國庫,後幾個月才是留給自己的,自然工作沒有那麼起勁。
廖學長此時分享一個很有趣的文化差異經驗。過年發紅包是中國人傳統的習俗,台商企業當然也不忘讓外籍員工「分紅」一下,不過,雖說是給錢,但外國人卻不會覺得高興,因為在那個地方什麼東西都要課稅,舉凡吃飯、買腳踏車都要,自然就覺得無趣,生活多年後,學長發現,只有一樣東西不用課稅,那就是油票,漸漸地每個人的家中就有用不完的油票了。
四、 分分合合,意見多元
前一章節中,廖學長提到了在地化,自然也就成為友訊歐洲的準則,總部授權給當地員工,給他們發揮創意的空間,也傳為當地美談。然而,背後也衍伸出一些問題,有一次,他們召開歐洲大會,廖學長邀請各國總經理到某地開會,無奈由於文化的差異,各國代表皆有不同意見,最後會議只好付諸流水。從此刻起,學長深刻體驗地域文化的差異,以後開會就只召開地域大會,而全歐洲大會也變成歷史名詞了。然而,意見多元並非絕對錯誤,歐洲人普遍認同多數決,並且彼此尊重,或許這就是歐盟形成的原因之一囉!
五、 不只英文,不只一種英文
此標題說來有些繞口,用英文來說即是「Diversity in languages and culture」,在歐洲,每個國家幾乎都有自己獨特的語文,光是英文就有很多種。
六、 東西南北,商業文化各有差別
地區不同、文化不同,談起生意來自然也就不同,舉例來說,在義大利,吃飯時不准談生意,大多只聊些藝術的話題;而瑞典就不同了,直來直往,常常開頭第一句話就是結論,處事風格十分不同。
七、 完全不同的法令精神
不同國家自然也有不同法令,舉例來說,德國想要「炒魷魚」很難,因為五十人以上就可以形成一個工會,而工會會長不可以隨意被公司資遣。再舉另外一個國家──荷蘭,那裡的員工請假,公司很有可能會派徵信社私下調查,足以顯現荷蘭人對工作的不熱衷,常常會翹班,而公司自然就要多花一些錢雇「私家偵探」了。

關鍵決策
聊完了歐洲特質後,接下來就要談應對方法,廖學長歸類出以下幾項重點:
一、 以夷治夷
「以夷制夷」換句話來說就是在地化,廖學長舉了一個很生動的例子說明。當年友訊希望在北歐四國建立分公司時,詢問了當地總經理的意見,找到了一個可以說四種語言的地方Haparanda (芬蘭和其他三國雖然接近,但語系不同,無法互通),然而Haparanda卻位於芬蘭和瑞典的交界,一半各屬不同的國家,也就表示彼此打電話為國際電話,等到友訊進駐後,協助當地建設,也開啟了新的VoIP市場。
二、 集權與自治
廖學長有一句名言:「我的工作,就是要交出我的工作。」他是開拓歐洲市場的先鋒,自然是各國總經理的上級,然而卻沒有上級的架子,給於各國總經理自由發展的空間,而自己僅負責策略型的工作,完全做到自治的目標。
三、 通路改革
當友訊科技慢慢進入歐洲市場後,也漸漸打開知名度,越來越多經銷商和公司合作,此時的他毅然決然做起通路改革,要求只進入前三大通路商,做出這個決定後,也清楚表示D-Link的品牌定位,提升歐洲人心目中的形象。
四、 品牌定位
這是全部中最重要的部分,呼應上一節提到的「品質、名牌與高價」,歐洲人不是重視低價的商品,而是對這個品牌的感覺,對於這間公司的忠誠度,有清楚的定位,絕對是益大於弊。
管理經驗
「西歐牧羊,十年有成」,這份工作對於任何人來說,除了基本擁有的能力外,更要有無比的勇氣及堅持到底的精神,接下來廖學長分享自己的管理經驗,期待給台下的聽眾更多心的體驗及思考。
一、 貫徹人本的公司文化
以人為本,這是當下一個很流行的用語,但是如何貫徹其精神,卻又是另一門很高的學問。廖學長提到絕對不要找「獵人頭公司」,要介紹熟析的人較好,因為獵人頭公司找到的人通常都是外表光鮮亮麗,但內心卻不被他人所知,既然無法深入了解這個人,又怎能安心的將公司託付給他呢?
在學長的思想中,所謂人本,是要讓員工覺得自己在做自己的企業,每個人都是鎂光燈下的主角,而公司只是背後支持的動力,提供員工認何需要及發揮的空間,讓他們放手去做,而不是訓練出只會做事的機器人,因此,他在公司時只談品牌精神及企業文化,剩下的就留給各個適當的人了。
二、 信任,尊重,與授權
信任與尊重是廖學長帶人的準則,人都是互相的,若上司賞識你,不計後果的支持到底,那身為員工的你,是否會有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的感覺呢?這也難怪古代將軍吳起,為了上級的賞識而奮勇殺敵了。
三、 認同差異化的價值
彼此尊重,認同對方的文化,是與人溝通的基本要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環境,若要堅持己見,那最後大多也只能不歡而散。在此部份,廖學長特別強調了一點,多學一個語文就等於多認識一種文化,加強自己的語言優勢就等於位自己多開了一道窗口。
四、 高頻度和深度的溝通
溝通是一種藝術,也是瞭解彼此的不二法門,透過私下高深度的溝通,可以了解到許多不為人知的心酸故事,自然就可以找出適當的解決方法。
五、 以財務與資訊的透明化來落實MBO
財務透明化就等於公司開誠布公的呈現在每個人眼中,總公司將各地產品賣的價格透明化,也就表示對員工完全的信任,並且相信他們不會洩密,這也是歐洲人一個很好的美德,一種人與人互相信任的美好情感。
六、 堅持自我成長,培養公司認同感與群策力
堅持做自己,是廖學長帶團隊時不二法門,他強調某些大公司之所以大,也是因為合併了很多小公司後才達成的,他相信自己有自己的路,只要相信自己的品牌,相信有好的未來,公司自然就會成長了!


品牌經營
正如同廖學長開頭時提到的,品牌經營是台灣轉型的重要關鍵,隨著產業不斷外移,唯有掌握先機,洞察優勢,才有和別人一較高下的地方。
關於品牌經營,學長提出了以下幾個論點:
一、 從利基到主流
二、 從小眾到大眾
三、 讓顧客經驗轉成顧客認同
四、 堅持維護品牌形象
五、 專注於核心競爭優勢
在此,他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白蘭洗衣粉和黑人牙膏是兩個特有產業中高知名度的公司,他們常常放在賣場中相同的位子,後來白蘭洗衣粉認為,既然洗衣粉知名度那麼高了,又放在和牙膏相同的位子,那為何不推出白蘭牙膏,一舉吃下兩家市場呢?當然這個策略最後還是失效了,他也給有心至於品牌經營的公司一個教訓,專注於核心優勢還是比較重要的。
接著廖學長談到台灣品牌,同時也給予以下幾個論點:
一、 台灣產業優勢,再創更高價值
二、 品牌無國界,製造無國土
三、 品牌有價,越是名牌利潤越高
四、 建立顧客長期關係,進而鞏固客戶認同與忠誠
五、 直接瞭解需求,掌握市場變化
台灣要走自己的路,這個時代已經不像從前,沒辦法一切靠代工維生,要有做品牌的覺醒,並且相信台灣的市場還有優勢還有未來,只要能夠持續下去,相信台灣品牌就有揚名全球的一天。

總結
「未來的關鍵不只在技術研發,更需要國際行銷與管理人才」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已經慢慢轉向知識經濟,在這個全球化的漩渦中,台灣無可避免的要面臨到許多新的挑戰,然而我們有的優勢是現有的資源,是前人耕耘所種下來的結果,我們或許沒有辦法再像來自彼岸的留學生,稱霸美國最有名的技術重鎮「貝爾實驗室」,但是我們有另外一片蔚藍的天空,只要每個人可以認清這個方向,堅持到底,就可以走出一條燦爛的康莊大道。

變革管理~~交大毛治國教授

在2006年的第一場演講中,高階經理人培訓班特別邀請到前中華電信董事長、目前在交大經管所任教的毛治國教授,談談有關組織變革管理的議題。毛教授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運輸管理博士,回國後積極投入交通部門,在產、官、學界中,皆有傑出的表現,並曾在董事長任內,幫助老舊國有企業──中華電信蛻變成嶄新的企業體,成效顯著,堪稱典範之一,現在就讓我們悉心體會變革管理之奧秘。

第一章:理論
1.企業組織生存演化發生過程-新企業
開宗明義,變革之定義在於「針對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對策及工具。」毛教授也特別舉出韓非子中的一段話「世易則事異,事異則備變」作為佐證,並進一步說明如何發現「事異」。凡事都有因果關係,因緣合和,內因(組織狀態)為依據,外緣(市場機會)為條件,有了以上兩者,老企業就有了轉型的契機。
另一方面,差異化也是轉型的契機,它是競爭的基礎亦是合作的基礎,舉例來說,火災中,瞎子和瘸子都沒辦法自己逃生,但若兩者結合為一,互助共生,就有活生的機會,因此企業必須不斷強調調整組織的結構與功能,找到自己獨特的一面,並且學習與其他公司合作。
圖一是企業的生命週期,足以驗證此套變革的理論:
–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決定於企業在產業與市場生態系統中的價值
• 核心能力→競爭、合作利基→生態系統中之存在價值
– 企業必須不斷調整組織之結構與功能,以確保其於生態系統中之價值
• 核心利基→流程、內控→客服、通路…(財資、人資瓶頸) →組織發展階段論
圖一 企業生命週期
2. 企業組織生存演化的發生過程-老企業
老企業組織變革中最重要的課題是「再造以求生存」,根據毛教授的說法,組織老化,喪失競爭力,市場飽和、產品成熟是大部分企業最常面臨的問題,而最後的結果就是成長力不足、獲利微薄。一代管理宗師彼得杜拉克曾預測,2010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5週年),全世界的人口結構將會產生重大調整,40歲以上的人達半數以上,市場也會跟著改變,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而這就是老組織萎縮的重要因素。

當競爭利基消失,利潤普遍化後,就必須有顛覆性再造,才能夠突破此一僵局,舉例來說,電信技術堪稱是20世紀最重要的研發,且大部份為聲音部分,然而到了21世紀,已經轉型成數據與語音並重,並且朝向多樣全面化的發展,科技也日新月異,甚至推出VoIP等服務,這就是一個很典型變革的例子。從圖二中,可以略知一二。
圖二 創新與再造

3.組織變革的基本議題
談完了前面兩個例子,毛教授繼續深入探討「何為變革?」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但歸納起來大概可以分成三種:
組織為何需要變革(何時必須變革)?(Why and When?)
傑克威爾許在接掌奇異時,還是一個穩定成長的公司,但他及時做出變革,大規模檢討自己的部門,且在市場上位居前三名者才可留下,其餘一律淘汰或賣掉。這個做法在當時引起很大的爭議,然而事實證明,他的確是個有遠見、洞察先知的人,提前解決奇異公司的難關,直到現在還是管理學上令人津津樂道的個案。
組織該變革成什麼樣子(變革目標的設定)?( What?)
毛教授在說明此部分時,特別提出IBM組織再造的例子,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聯想併購IBM的個人電腦部門是件家喻戶曉的事。而這背後卻隱藏了變革的大道哩,IBM脫手自己較虧錢的部門,以換取完善的組織,甚至可以透過合作,再創兩家企業的巔峰,實為當務之急較好的解決方法。
組織變革該利用什麼策略,什麼步驟,來達成變革目標(實現目標的手段與方法)?( How?)
貓捉老鼠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有一次老鼠被逼到走投無路,手足無措時,突然想到一個好方法,若是可以把鈴鐺掛在貓的脖子上,以後就可以先聞風而逃了。不過問題在於,如何做呢?貓不會無緣無故讓老鼠掛鈴鐺,而背後需思考的策略就是最重要的部份了。

4.變革成效=決策力(知)X執行力(行)
接著,毛教授用簡單的方程式說明如何變革,古人說「知行合一」,驗證在今天的變革中,顯得更是貼切。知即為「決策力」,大意是設定目標、洞察機會、形成願景並且確立策略,行即為「執行力」,大意是達成目標,將現況轉變成目標狀態的方法與步驟。通常領導者的「知」和「行」就是組織變革是否會成功的關鍵,缺一不可。

用更實際的例子來說,組織變革就像是射弓箭,靶是願景也是我們設定轉型的目標,箭是策略亦為實現願景之具體訴求,而弓是整體的執行平台,並兼顧實現變革藍圖的具體步驟與方法,最後就是企業的射者──變革領導者,他必須要有精湛的組織變革操盤能力,才能夠順利達成使命,完成歷史性的一刻。

5.組織變革的基本模型
凡事有方法,是循序漸進一步一步達成的,執行變革時必然會有阻力,有阻力才會有進步。毛教授舉用盧文(Kurt Lewin)的變革三部曲加以說明
圖三 變革三部曲
解凍(Unfreeze):化解阻力,打破組織慣性,營造有利變革的條件。套用孫子說的話「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勝者先洞悉情勢,製造有利條件後,才大膽出手,而敗者則是盲目出戰,在看情況決定下一步,自然失去許多獲勝的優勢。
變革 (Change):在成熟的條件下,執行變革計畫。古人說:「因勢利導、水到渠成。」只要解凍做的好,自然而然就會有向心力,萬眾一心,計畫推行起來也較為順利。
回凍 (Re-freeze):避免「人亡政息」五分鐘熱度,導致組織快速腐化質變、長期動盪,因此我們要建立許多規範,例如: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內化 (Internalization)和常態化,毛教授提到,變革不能只有個案,而應該要深耕,等到大家都可以接受此一模式時,才算真正成功。
6.變革管理動能的激發
在第五節中,我們提到了三個步驟,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凍,所謂「組織者人之積也,人者心之器也。」當領導團隊思考出好的方法及方向,並著手推動變革時,接著就要考量是否能讓員工接受。毛教授舉出一個方程式「變革動能=求變動機(motivation)X行變能力(ability)」說明解凍能力,大多數的人擁有保守心態,只要環境還可接受,就不想隨意求新求變,這往往是失敗的前兆,而領導者應該掌握此人性,並從中出發,尋找最合適的相處模式,敦促改革的前進。

變革動能追本溯源可分成動機和能力,但在繼續細分下去,又可悟出更多大道理。求變動機=對現況不滿程度X對未來遠景的期待X行動方案具體程度X變革後的預期滿意度,而行變能力=必要的知能X可動員的資源,毛教授以自身為例,自己曾經換過很多職業,但卻改變不了它的專業「決策」和「變革」。年輕時期對現況常常不滿,雖然無法改變,倒也給他了危機意識──要找到自己的專業,並立即採取行動,鼓勵自己「有志者事竟成」,每改變一次就有成績,最終邁向成功的康莊大道。

以上六點為毛教授第一章節演講大綱,最後他特別利用圖四總結全文。
               圖四 執行步驟

第二章:案例
談完變革管理的理論後,毛教授接著以他豐富的閱歷來加深大家的印象,就擔任中華電信董事長任內發生的例子加以說明。中華電信是一個組織龐大的老企業,民國八十五年從電信總局分家改組而立,總共約有35000位員工,為一總和「固網、行動、數據」的電信業者。然而,在民國八十九年時,政府推動民營化政策,在政策不明朗的情況下,終在8月16日爆發三千人示威大遊行,危機一觸即發。

根據前面的變革三部曲,領導者首先必須試著了解遊行背後的因素,掌握全局並把握重點,擁有贏家思維而不是未戰先敗。毛教授總結如下:
問題診斷1:自由化— 信心危機
– 固網市場即將開放 — 中華電信競爭力?營收下降?獲利力劇降?將再重蹈行動市場開放時的覆轍?
– 行動市場淪為第二名(2000年5月) — 還會繼續沈淪?
– 中華電信在全面開放的市場中,它的競爭力在哪裡?
問題診斷2:民營化— 生涯危機
– 平均工作了20年以上的職場,熟習的制度16個月之後即將全盤不適用,新制度尚無蹤影(當時民營化時點訂為2001年底)。
– 如中華電信喪失競爭力,將來會否減薪?會否裁員?

除了這兩個可能問題外,還有一些比較實際的問題。
1.公司IPO,股價定價爭議。
2.業務無競爭力,是否應該分家。
3.人心惶惶,資深想退休,年輕想轉業。
綜合以上幾點,工會發動街頭抗爭,要求保障自身權益,並且達到不裁員、不減薪的訴求,而毛教授當時也出面接受陳情書,希望可以安撫大家的情緒。

看到問題後,接著要讓員工有改革的動力,並且將理論付諸實際,毛教授選擇循序漸進,一一解決,當時的工會會長十分著急,三不五時就拜訪董事長室,甚至還直接在門口等他上班,可見問題之急迫。「欲速則不達」他深刻了解這個道理,認為中華電信必須揚湯止沸、釜底抽薪,先試著從核心想法推導,慢慢散播出去,民國八十九年聖誕節前夕,他特別發了一封長約14、15頁的佳節電子賀卡給每一位員工,說明自己的經營理念,以及捍衛員工權益的決心。

他在信中強調,中華電信是沉睡的巨龍,即將要甦醒,而公司存在的理由就是「創造價值」,創造員工價值、顧客價值、投資人價值,並以此作為新企業文化的核心,此外他也強調兩個新名詞「自由化」和「民營化」。獨占時代,中華電信無可取代,但自由化後,中華電信可以被取代,它如果要倒,人家會讓它倒,因此每位員工必須重新證明中華電信存在的理由和正當性。民營化後,員工的權益必須用創造顧客與市場的方式去保障,為了完成中華電信的永續經營,必須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這些內容皆用圖五清楚表示如下:
圖五:企業價值三角鏈
中華電信在此部分選擇變革的策略,為以下幾個大方向
• 針對自由化
– 重新定義企業三大業務:固網、行動、數據
– 提出「守固網、扳行動、攻數據」基本策略
• 固網的國際與長途費率,一次降足40%
• 設定扳回行動市場龍頭目標
• 設定寬頻成長每年100萬門目標
• 針對民營化
– 規劃民營化後的人事制度架構,並積極全面溝通
• 針對組織
– 親自認養公司行銷業務,以行銷策略的改變帶動組織變革
– 改組成立:行銷體系、企業客戶體系、行動單一業務分公司
– 分公司重新定位:區分公司為全方位通路、專業分公司為產品線
– 確立行銷導向文化:全員行銷、「行銷為前導、技術為後盾」、推動策略規劃
– 落實創造價值理念:以服務創造營收、發揮生產力、創造利潤

以上為毛教授的治理思維,其中著重在「簡單」,並且清楚的向員工傳達公司的政策。例如:在守固網這一塊,降價策略有分走樓梯和坐電梯兩種,走樓梯代表自身為價格追隨者,坐電梯則代表自己為價格領導者,對手通常較難應對,最後他選擇坐電梯,一次降足40%,瞬間增加了好多業績,令其他業者措手不及。

在「板行動」的部份,他推出了「全員行銷」策略,其決策關鍵點在於中華電信龐大的員工,心想若每個人都賣出去五台,那三萬五千人豈不就賣出十七萬五千台,就是這一個簡單的信念,頓時改變了整個手機市場,再度重登第一名的寶座。當時負責代理手機的摩托羅拉也被嚇到,最後趕工不及,調了其他國家的工廠貨源,才順利交單。而原先訂三個月十五萬支的目標,頓時多了五倍,總數達到了八十萬支。

這次的成功,不僅鼓舞了中華電信的士氣,還激發出大家的潛力,漸漸越來越多員工發現自己是行銷高手,活動和手法也日新月異,充滿無限創意,毛董事長說電信行銷的竅門在於「湊熱鬧」,員工也學到了這個精髓,例如:有一次大甲媽祖繞境,其員工特別在遊行隊伍後面提供各式各樣的手機充電器,並趁機私下推銷,不僅有了面子也有裡子,當天結束後業績又增加了好幾倍。毛教授還特別發表了一個有趣的談話「中華電信是一隻恐龍,尾巴被砍斷後,可能三天後才會發現,但是一旦跳起舞來,就會驚天動地。」果然,驚嚇了整個台灣市場。

最後在攻數據的部份,他推出數據專案,並發動全面學習,大部分員工在耳濡目染下,開始學習接觸新的電腦技術,以提供客戶更貼切的服務,解決那些因為電腦不熟悉而造成的問題。一開始,少部分較資深的員工還是難以接受,但久而久之,不得不強迫自己努力學習,整體的素質也都提升了。從此以後,ADSL銷售量持續成長,可以從圖六中看出端狔。
圖六 中華電信ADSL成長趨勢圖





第三章:討論
談完了以上兩個章節,最後是總結的部份,毛教授特別針對幾個大方向和與會者討論,並且提出精闢的見解。

1.任何組織都有先天的內在驅動力量
小的時候,我們上過自然課,其中有一段談到鐵塊磁化:鐵塊內的每一鐵原子都有磁性(數量>1020),但因它們方向是雜亂的,所以磁力的向量和為零,整體沒有磁性。慢慢地,一定數量的鐵原子開始朝同一方向看齊,產生一定規模的核心磁場,這些磁場感應鄰近的鐵原子,一起調整方向加入核心磁場的陣容,強化核心磁場的磁力,啟動磁化過程的連鎖反應,最後鐵塊瞬間變成大磁鐵。

這是一個很生動的例子,但回到現實面亦是如此,每一組織成員都有內在驅動力可被激發,領導者必須洞悉局勢,並且善用這股無形力量,使「上下同欲」。達到此目標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聖誕賀卡、慶功宴、加薪,或是口頭鼓勵,都非常不錯,潛移默化下,大家向心力就形成了。換一個主題探討,以上例子也是領導力的表現,「上君用人之智、中君用人之力、下君盡己之能。」所謂領導力的真諦就是當組織的系統群龍無首時,發揮核心磁場作用,指引方向,並運用眾人的智慧,各司其職,如此一來,團隊合作的效率大增,自然可以達到願景及目標。

2.變革不是作用力的運用,只是順應形勢
這個主題是今天演講的結論,也是最關鍵的部份。總的來說,變革的原則就是「理在事中,因事之理、順勢而為、不勞而成」,凡是不能強求,即使知道最後的結果,還是必須循序漸進、隨機應變,慢慢找到最適合的模式,才開始推動變革,當變革成功後,甚至他人還不會發現這其中的過程,這才是變革力的最高境界。

為了讓聽者印象更深刻,毛教授又提出了變革四箴言:
對於可以改變的事,要有改變它們的勇氣。
對於不能改變的事,要有容忍它們的雅量。
對於可變和不可變的事,要有分辨的智慧。
對於一時不能改變但應該改變的事,要有等待它的耐心,以及催化它成為可變的策略。

3.組織變革指南
革形易、革心難:組織文化的改變才是真正的組織變革。
領導者要有眼界、要有公信力、要有擔當:了解全局、把握重點、洞察趨勢。
能捨才能得:用批判性眼光來檢視問題,避免「成功為失敗之本」。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用自組織作用力,使組織變革宛如自然演變(作用力 vs. 順應形勢)。
要有贏家志氣:面對逆境的智慧與毅力,從不利中找到轉機,並且為成功找方法或為失敗找藉口。
多管齊下的對策:運用「君臣佐使」配套原則,單一措施難免有後遺症,中醫上也有說提到「單味不成方」,病人不能同時吃一種藥,而應該多吃幾種中和。
返璞歸真、目標管理:把握最重要的底線來檢驗成果,而這個底線就是自己要做到的事情。毛教授舉例說明,當年金們總司令已有預感會發生八二三砲戰,因此下令各連完成自己的碉堡,驗收時自己躲進去,任憑砲彈攻擊,和碉堡共存亡,結果每個人無不盡力準備,深怕一個不小心就先為「堡」捐軀了,當然最後國軍獲得勝利,這種管理模式絕對佔了很大的功勞。

總結以上幾點,相信讀者已經可以掌握變革之精髓,最後毛教授用一個簡單的故事結尾,「管理者要像化學家,而不要像數學家。」化學家在計算時通常忽略掉很小的數字,只要比例大致正確即可,而數學家卻要算的很仔細,深怕哪裡會產生一點點小差錯。管理人也是一樣,我們不應該太過強調如皮毛般的小細節,而應該用闊達的胸襟和視野來面對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只要目標正確,那惱人的雜事就處之泰然吧!

處處是管理~~聯華電子副董事長宣明智學長

「處處是管理,時時是學習」,開宗明義的破題,果然有畫龍點睛之效,也顯示出宣明智學長在管理領域豐富的經驗以及交大人特有的情懷。這次主辦單位──第三屆交大高階經理人培訓班很榮幸邀請到宣學長,在2005年的最後一個月,讓我們用心聆聽管理大師的分享。

管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管理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時候選玩伴,首選就是鄰居較熟的小孩;
讀書的時候,我們必須分配時間以完成不同的事情;工作的時候,面對上級的壓力,該如何取得一個平衡,這些都是管理。宣學長首先以自身為例,在交大求學的時候,他參加很多課外活動,以至於常常到了考試才臨時報佛腳,發現讀不完後趕緊求助於同學,但這裡也有訣竅,他將考科均分給三個人,每個人請教三分之一,同時切記不可以超越他們,這個做法看似簡單,卻是管理界很高的哲學──掌握對方的心,設身處地,才有下次合作的機會。

還有一次,宣學長的姪子從美國回來求學,剛開始沒辦法適應台灣的求學環境,導致他悶悶不樂,功課也直直落,宣學長偶然知道此事後,便轉而幫助他,了解問題的關鍵點後,鼓勵他抓對讀書方向,從歷屆考題中慢慢發現其中的邏輯,再利用模擬試題練習,最後也順利考上不錯的高中,這個例子,也點出管理的第二種哲學──遇到問題就要面對它,進而思考解決之道。

以上的例子對我們而言是很平常的事,但處處是學習,每個人周遭都有管理的藝術,有句話說「忙,但不能茫!」我們是否了解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是否了解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是否了解上司、同學和夥伴的關係是什麼?這些問題都沒有很精確的答案,重要的是,跳脫侷限的框架,選對方向、累積實力和建立人脈。然而,面對這些問題,有的人卻選擇抱怨,若自己對生活很不滿時,別人又怎麼敢接受你呢?這絕對不是好的解決之道。

第一章:管理的風格
從這開始,宣學長進入今天演講的主題,首先他以一個可愛的例子說明,有個天真的小孩常常覺得爸爸十分忙碌,沒有辦法陪在他的身邊,有一次,爸爸回家時,小孩就問了一個問題:「爸爸,你一小時賺多少錢?」他想了想,隨口說出「一千元!」小孩又問:「爸爸,那你可以給我五百元嗎?」他實在摸不著頭緒,正巧剛下班回來略顯疲態,沒有思考太久便答應了。此時,小孩興沖沖的回到房間,拿出自己的撲滿,又對爸爸說:「我有五百元,加上你給我的錢,我可以買你一小時的時間嗎?」此時爸爸恍然大悟,心中不禁留下感慨的淚水。我們既然可以在公司做好自身管理那是不是也可以做好家庭時間管理呢?

第二個例子是諸葛孔明,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歷史上極具知名度的偉人之一,但在管理學上,卻是一個不好的例子,「管理就是透過別人來完成工作」,若一味將全部事情攬在身上,最後結果可能就是累壞自身。接著他舉出企業界的例子,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就是一個典型軍事化管理的代表,平時嚴格,講求效率,但卻非常照顧員工日常生活,讓他們溫衣足食,而金士頓就像是烏扥邦班的理想公司,員工自我管理,自給自足。兩者方式雖然大異其趣,但各有利弊,也是管理學界常用的題材之一。

宣學長又以聯電公司為例,第一任董事長方賢齊先生「不居功,把榮耀歸給他人」正是優良表率。有一次,聯電發生火災,燒毀很多重要的廠房,造成不少損失,此時,發生了三種狀況,第一位前來探望的人立即破口大罵,直說管理疏失,氣呼呼的就離開了。第二位較有禮貌,看到這種情形,說了自己的故事,原來他以前也曾是倉庫管理員,曾發生失火後卻找不到鑰匙開門,只好忍痛看其付之一炬,說完拍拍聯電員工,離開現場。第三位看到這種情況,立即宣佈犒賞滅火有功人員,而他就是方賢齊董事長。

以上提出很多不同的管理風格,但他們大多也是成功者,此時宣學長為此一章節下了一個結論,無論風格,成功的企業家大多有以下幾點特性:
l 有遠見,對公司的未來充滿想像力。
l 勇於創新,對自我、客戶及員工許諾未來。
l 了解技術,對市場有敏銳的觀察力。
l 能充分掌控組織團隊運作的節奏。
l 能力強又勤快,樂於為公司及工作付出。
l 具個人魅力,能讓大家分享成功及獲利。

第二章:情緒管理
風趣的宣學長,不改演講的本色,一開始還是舉出了一個可愛的例子,有一天,年輕媽媽帶著小孩到百貨公司購物,在挑衣服的同時,將嬰兒車放在旁邊,然而小寶寶卻不小心翻倒奶瓶,弄髒了地板,此時媽媽見狀立即臭罵了小孩一頓,轉頭帶他離開。另一例子是小時候的故事,通常在家裡打破杯子時,馬上就會聽到一陣臭罵聲,如果沒有聽到,可能就是媽媽自己弄破了。這些都是錯誤的方式,雖然發洩了自己的情緒,掩飾了這個過失,但卻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其實應該思考的可能是母親本身。

情緒管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試著換個角度思考,就會有更開闊的天空,對宣學長而言,最常抒發情緒的方法就是慢跑,跑完後想想也就沒事了。他年輕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改變他一生的事情,年少的他畢業後和朋友投資了一間聖誕用品加工公司,銷售不錯,小有積蓄,然而卻受到惡人嫉妒,慘遭詐騙集團倒帳,血本無歸,這個突然讓他一夕瞬變,一貧如洗,不過回家後還是倒頭就睡,他的妻子難過了一晚未闔眼,天亮後問他:「你怎麼還可以睡的那麼熟?」學長說:「要是連睡覺都不行,那我還有什麼呢?」醒來後面對事實,花了好幾年才平息了這一插曲,但也因緣際會開始了另外一條聯電之路。

最後,在這章節宣學長也特別提到道歉的藝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諺語,但也確實頗有涵義。其實,道歉並非承認自己犯錯,若因為一時誤會破壞組織和諧,這才是真正的錯誤,若雙方可以就這個理由道歉,各退一步,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因此,情緒管理堪稱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亦或藝術,實不為過。

第三章:培養抗壓力
第三節開始,宣學長又提出了一個例子,有一位高爾夫球選手一心期待自己能夠有好的表現,無奈卻只能在小小的學校教球,一天他巧遇了一位企業家,氣味相投因此聊了起來,企業家問:「看你身手不凡,你有什麼抱負嗎?」選手說:「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為全國頂尖。」企業家又說:「既然如此,與其在這和較差的人打球,不如到我的私人球場吧!那裡高手雲集,切磋切磋想必會大有進步。」選手二話不說也就答應了。

到了球場後,企業家首先來了簡單的考驗,在球洞前,他們倆個打了一個賭,企業家拿出一萬元,對選手說:「這麼短的距離,只要你進了,我就把錢給你。」當然,選手輕鬆就進洞了。企業家又說:「這次十萬元,只要你進了,我還是把錢給你。」此時選手猶豫了一下,東看西看又測量了地形,最後大手一揮,又進洞了。企業家再說:「此時我跟你賭一億,如果你進了,錢還是都給你,但萬一沒進,你可要全數陪給我。」選手開始緊張了起來,額頭冒出斗大的汗水,全身開始發抖,最後企業家說:「你不用打了,不會進的,要能夠成為一流選手,就請您先克服壓力吧!」

壓力如影隨形,它就充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沒有人參加世界大賽而能夠處之泰然,而成功者往往就贏在抗壓點上,唯有絕佳的抗壓性,才能夠展現出完美的實力,顯現出平日練習的成果,然而如何解決壓力,宣學長提出了一個方法,就是強迫自己處在壓力狀態下,不斷要求自己、調適身心慢慢地適應它,久而久之,這一切也就變得十分自然了。

第四章:凡事有方法
一、找出問題的關鍵點
在處理任何事情時,若能夠找對方法,一定可以省下不少功夫。宣學長舉了一個自己的例子,以前公司常常出差,行李箱上雖有密碼鎖,但最遭的情況是忘記密碼,有一次同行者發生這件事情,一直沒辦法開啟,最後只好從零試到九九九,學長見狀,先了解他的習慣模式,猜出可能的數字後,固定一數慢慢測試,最後很輕鬆就解決了問題。

第二個例子提到色盲檢查方法,乍聽之下感覺很投機,但卻也是一個處理事情的妙方,通常一塊色板有三種顏色,猜對的機率為三分之一,色盲的人反覆測試多次後,掌握了訣竅,最後換到別的地方測試時,就可以依序猜出出現的順序。接著,學長提到拜訪客戶的觀察重點,只要看接待人員、生產線的員工和廁所這三個地方,就可以大致了解這間公司。這些都是有有效管理的例子,若我們能夠掌握這些方法,對於各種問題,自然也就容易解決了。

二、學習如何有效的溝通
溝通是一個藝術,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若要讓別人接受你的想法就需要較高的說話技巧和智慧,不過這些當然也有方法。很多事情不是自己認為對的,講出來別人就得聽,這往往只是把問題丟給別人,而應該是思考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並且滿足它的需求。宣學長在此又舉出了一個聯電例子,在1982年時,工廠普遍都是三班三輪制,大部份的人不喜歡大夜班,所以夜班的良率總是很低,慢慢失去了競爭力,此時公司高層面對此問題做出了決策,希望將三班三輪制改成四班兩輪制,也就是將公司的員工分成A、B、C、D四個班,每兩班工作兩天,休息兩天,如此一來交班只要一次,又有較充足的時間休息,一舉兩得。

這個方法看似不錯,但對於一間擁有幾萬員工的公司,實行起來並沒有如此簡單,考量到萬一引起民怨產生反彈,後果可能不堪設想,此時宣學長選擇使用較好的溝通,先對某一單位實行,反應不錯後才慢慢擴展到其他部門,自然而然獲得廣泛認同,不過分成兩班後,很多人不願去夜班,最後選擇提高夜班的薪水,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

三、善用時間和資源
「團結力量大」有時候與他人合作反而助於自身的發展,有一天TOSHIBA派人到台灣向聯電做簡報,內容十分精采,結束後,宣學長問這位日本代表:「你們為何願意大老遠跑來台灣向我們說明呢?」他回答說:「來台灣之前,我也到過很多不同的國家,雖然不見得每間公司都有給很多回應,但是片段蒐集起來,也就是完整的資訊了!」這種看似泰然的想法,確實掌握了最先進的新知,為公司創造了極大的效益。

撇開大型企業,宣學長又提到了一個計程車司機的例子,這個司機很怪,平常十分樂意載送客人,卻不願意讓客人放行李在後面車箱中,和他交談後發現,原來後箱放的是擺地攤要用的商品,每當開車累時,就停下車賣起地攤貨來,如此一來,生活也就不在如此枯燥乏味,而都變成一種休閒,他們有效的利用空間,並用空間換取時間,達到雙贏,不僅可以更有效率,也提升了服務品質。

第五章:職場新人十問
在此部份宣學長轉而提到跟聽者息息相關的部份,針對職場上常發生得問題,給予建議及方向。
1.工作上你該對誰負責?
2.老板要求的是什麼?他希望你產生何種貢獻?
3.需那些技能才能達到老闆的要求?
4.如何學習這些技能?
5.誰可以協助你完成工作?
6.你和這些人的關係如何?有無默契及共識?
7.你期待從他們得到什麼樣的協助?你是否也在協助他們?
8.你如何評估自己的表現?能否找出改善的方向及方法?
9.除了現有工作外,還有那些你可以貢獻的?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
10.你能夠和主管討論上述問題嗎? 還是遇到主管只能躲得遠遠的?

宣學長請大家回去思考以上這些問題,由於在場的聽眾大多是高階經理人,他只就職稱這個現象和大家討論。在企業中,大多數人跳槽的理由是高薪和響亮的職稱,但這並不是唯一,也不是絕對,更重要的是工作的樂趣和環境,以前有一條獵狗,十分聰明也很賣力,看到獵物總是衝第一,績效很高也獲得了狗王之稱,然而最後卻漸漸喪志,連跑都不想跑了,理由何在?原來他之前的努力只希望換來主人得讚賞及吸引眾人的眼光,反思當下的我們,工作的目的是什麼?若只是為了名聲,最後可能就會漸漸失去人生的目標和方向,終而老去。

第六章:成功的秘訣在哪裡?
有一句英文的諺語說:「There is no short cut to success.」成功沒有捷徑,但它卻有步驟,在此宣學長以過去的經驗,提出了六個步驟和大家分享。
第一步:要先選擇好的行業
常言道「行行出狀元」,雖然如此,但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還是應該選擇
有未來性、有發展潛力的行業,只要能夠掌握這個趨勢,乘風而行,將可大幅提升成功的機會。

第二步:要選擇好的公司
好的公司、好的環境勝過優越的薪水,宣學長認為,做事情眼光要放遠,
公司若有好的願景和目標,並且了解自己市場上的定位,未來發展無限,第二個考量點是傑出的領導團隊,上行下效,進而培養強烈的向心力,讓團隊中的每位成員樂在工作,快樂學習成長。最後,好的公司要肯培育新的人才,透過員工訓練,配股分紅,促進公司競爭力,畢竟人才是最寶貴的。

第三步:選擇有興趣、自己能夠發揮潛力的工作
有興趣可以全力以赴,不以工作的艱辛、挑戰當藉口,音樂家、美術家就
是很典型的例子,有些人窮困潦倒,終其一生也只為了追求美的哲學,因為那是他的興趣、他的所愛。另一方面,能夠發揮自己的潛力,工作才會有動力,當自己的表現比別人傑出時,不僅會更有信心,也較容易受到上司的賞識,如魚得水。

第四步:在大公司內脫穎而出
大公司就如同一個小型的社會,人才擠擠,各有專精,若能夠晉升到高級幹部,代表自身有一定的實力,也獲得其他人的肯定,將來的發展將會更好,不過相對來說,競爭者也多,凡事都有正反兩面,眼前的挑戰將會更多,因此進入大公司前,就請先打穩自己基礎吧!

第五步:繼續往上成為公司高層
俗語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往上走,看得更遠,心胸也更寬闊,這是很多人的目標,也有可能是有些人人生的意義,然而爬得越高,肩上的擔子也越重,成功的領導者必須參與豐厚的分紅,領導公司不斷創新成長,當大家對你有信心時,在公司的影響力也就越大,越容易成功。

第六步:如果晉升的機會不大
通往山頂的路有很多條,即使路程長短不一,崎嶇或平順,每一條的目的地還是一樣的。有時候,退一步反而會海闊天空,萬一發現自己的晉升機會不大時,切記莫留念,可以考慮自我創業、加入創業團隊、小型公司,以取得較高的職掌,積極表現並貢獻所學

簡單提完六個成功的步驟後,宣學長舉出更另外一種反思。所謂彼得定律是指力量有限但智慧無限,換句話說,臂力能舉百斤,但智力能舉數千斤。越高位者不需要更多的勤勞,但要有更多的智慧,不要陷入老舊的思考模式,現代人大多提倡創新思考,也是希望能夠透過智慧的力量完成更多的事情。他也提出創新的方法──「三好一公道」,好奇、好問、好事,接著判斷此創新是否公道及符合經濟效益。

成功者還有另外一個秘訣,就是積極的心態,宣學長提出阿德和阿俊的故事,阿德在一間雜貨店打工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平時做事盡心盡力,為主人付出很多,穩定收入,也可溫飽,然而最近新來了一位員工阿俊,備受老闆寵愛,慢慢地阿德失去自己存在的價值,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了,氣沖沖地去問老闆,老闆二話不說,找了兩位過來,給予新的任務,老闆請他們到市場上調查西瓜一斤的價錢,於是兩人就立即離開了。
過了一會,阿德馬上就回來報告「一斤十元」,然而阿俊卻過了好久才回來,回來時已經將全部資訊整理好了,包括不同西瓜的產地、價格,送貨時間,及商家名聲。老闆此時淡淡地對阿德說了一句話:「你看到結果了嗎?請你在多加努力吧!」這個故事看似平常,但背後卻有很深的寓意,每個工作都有表現和改進的空間,只要用心就會有所成就。

第七章:培養人才的責任是自己
從小到大,我們就被教育說,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因此要好好栽培,然而宣學長說培養人才的責任是自己,不是學校或公司。俗語說:「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心肯學,任何事情還是都能辦到的。態度積極後就要發掘自我,探討自己的興趣和天賦,試著在工作中培養興趣、在過程中肯定自己,便能邁向一條康莊大道。

不過,宣學長也提醒大家,有的時候實力比興趣還重要,他八歲時開始打籃球,無奈自己身高不如人,只好奮發向上,上了大學後,很多同學研發設計能力比他好,最後只好轉到他自己比較擅長的行銷領域,這些是學長自身的實例,雖然都沒辦法完成當初的心願,倒也有不錯的表現和成果。另一方面,他也提到人不要被自己的科系限制住,只要努力去做,前途依然會十分美好的。

最後談到求職經驗,畢業後大多數人面對的是就業,雖說初生之犢不怕虎,但也應該要有好的準備,而不是一位亂槍打鳥,了解自己所長以及企業的需求,在職場中才會無往不利,求職就像是行銷,只是現在的產品是自己,懂得行銷自己,才能夠掌握顧客(企業)的心,因此在面對職場百態時,適當的包裝自己,只要秉持不吹噓的原則,就算花俏一點倒也無妨。

總結
人生處處是管理,管理並非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但卻是個很重要的工具,呼應開頭的破題,每個人從小到大都面臨了很多管理,它其實就發生在我們的周遭,只是我們沒有去定義它罷了,懂得管理的人,永遠可以找出較佳的方法,並且利用不同的方法,輕鬆愉快的處理每一件事。最後,宣學長勉勵各位學員,希望藉由今天這場演講,分享管理的哲學,若能夠學有心得,相信每個人必能夠用更貼切、適當的方法和更寬廣的態度來在面對未來一切事情的。<全文完>

處處是管理~~聯華電子副董事長宣明智學長

「處處是管理,時時是學習」,開宗明義的破題,果然有畫龍點睛之效,也顯示出宣明智學長在管理領域豐富的經驗以及交大人特有的情懷。這次主辦單位──第三屆交大高階經理人培訓班很榮幸邀請到宣學長,在2005年的最後一個月,讓我們用心聆聽管理大師的分享。

管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管理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時候選玩伴,首選就是鄰居較熟的小孩;
讀書的時候,我們必須分配時間以完成不同的事情;工作的時候,面對上級的壓力,該如何取得一個平衡,這些都是管理。宣學長首先以自身為例,在交大求學的時候,他參加很多課外活動,以至於常常到了考試才臨時報佛腳,發現讀不完後趕緊求助於同學,但這裡也有訣竅,他將考科均分給三個人,每個人請教三分之一,同時切記不可以超越他們,這個做法看似簡單,卻是管理界很高的哲學──掌握對方的心,設身處地,才有下次合作的機會。

還有一次,宣學長的姪子從美國回來求學,剛開始沒辦法適應台灣的求學環境,導致他悶悶不樂,功課也直直落,宣學長偶然知道此事後,便轉而幫助他,了解問題的關鍵點後,鼓勵他抓對讀書方向,從歷屆考題中慢慢發現其中的邏輯,再利用模擬試題練習,最後也順利考上不錯的高中,這個例子,也點出管理的第二種哲學──遇到問題就要面對它,進而思考解決之道。

以上的例子對我們而言是很平常的事,但處處是學習,每個人周遭都有管理的藝術,有句話說「忙,但不能茫!」我們是否了解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是否了解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是否了解上司、同學和夥伴的關係是什麼?這些問題都沒有很精確的答案,重要的是,跳脫侷限的框架,選對方向、累積實力和建立人脈。然而,面對這些問題,有的人卻選擇抱怨,若自己對生活很不滿時,別人又怎麼敢接受你呢?這絕對不是好的解決之道。

第一章:管理的風格
從這開始,宣學長進入今天演講的主題,首先他以一個可愛的例子說明,有個天真的小孩常常覺得爸爸十分忙碌,沒有辦法陪在他的身邊,有一次,爸爸回家時,小孩就問了一個問題:「爸爸,你一小時賺多少錢?」他想了想,隨口說出「一千元!」小孩又問:「爸爸,那你可以給我五百元嗎?」他實在摸不著頭緒,正巧剛下班回來略顯疲態,沒有思考太久便答應了。此時,小孩興沖沖的回到房間,拿出自己的撲滿,又對爸爸說:「我有五百元,加上你給我的錢,我可以買你一小時的時間嗎?」此時爸爸恍然大悟,心中不禁留下感慨的淚水。我們既然可以在公司做好自身管理那是不是也可以做好家庭時間管理呢?

第二個例子是諸葛孔明,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歷史上極具知名度的偉人之一,但在管理學上,卻是一個不好的例子,「管理就是透過別人來完成工作」,若一味將全部事情攬在身上,最後結果可能就是累壞自身。接著他舉出企業界的例子,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就是一個典型軍事化管理的代表,平時嚴格,講求效率,但卻非常照顧員工日常生活,讓他們溫衣足食,而金士頓就像是烏扥邦班的理想公司,員工自我管理,自給自足。兩者方式雖然大異其趣,但各有利弊,也是管理學界常用的題材之一。

宣學長又以聯電公司為例,第一任董事長方賢齊先生「不居功,把榮耀歸給他人」正是優良表率。有一次,聯電發生火災,燒毀很多重要的廠房,造成不少損失,此時,發生了三種狀況,第一位前來探望的人立即破口大罵,直說管理疏失,氣呼呼的就離開了。第二位較有禮貌,看到這種情形,說了自己的故事,原來他以前也曾是倉庫管理員,曾發生失火後卻找不到鑰匙開門,只好忍痛看其付之一炬,說完拍拍聯電員工,離開現場。第三位看到這種情況,立即宣佈犒賞滅火有功人員,而他就是方賢齊董事長。

以上提出很多不同的管理風格,但他們大多也是成功者,此時宣學長為此一章節下了一個結論,無論風格,成功的企業家大多有以下幾點特性:
l 有遠見,對公司的未來充滿想像力。
l 勇於創新,對自我、客戶及員工許諾未來。
l 了解技術,對市場有敏銳的觀察力。
l 能充分掌控組織團隊運作的節奏。
l 能力強又勤快,樂於為公司及工作付出。
l 具個人魅力,能讓大家分享成功及獲利。

第二章:情緒管理
風趣的宣學長,不改演講的本色,一開始還是舉出了一個可愛的例子,有一天,年輕媽媽帶著小孩到百貨公司購物,在挑衣服的同時,將嬰兒車放在旁邊,然而小寶寶卻不小心翻倒奶瓶,弄髒了地板,此時媽媽見狀立即臭罵了小孩一頓,轉頭帶他離開。另一例子是小時候的故事,通常在家裡打破杯子時,馬上就會聽到一陣臭罵聲,如果沒有聽到,可能就是媽媽自己弄破了。這些都是錯誤的方式,雖然發洩了自己的情緒,掩飾了這個過失,但卻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其實應該思考的可能是母親本身。

情緒管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試著換個角度思考,就會有更開闊的天空,對宣學長而言,最常抒發情緒的方法就是慢跑,跑完後想想也就沒事了。他年輕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改變他一生的事情,年少的他畢業後和朋友投資了一間聖誕用品加工公司,銷售不錯,小有積蓄,然而卻受到惡人嫉妒,慘遭詐騙集團倒帳,血本無歸,這個突然讓他一夕瞬變,一貧如洗,不過回家後還是倒頭就睡,他的妻子難過了一晚未闔眼,天亮後問他:「你怎麼還可以睡的那麼熟?」學長說:「要是連睡覺都不行,那我還有什麼呢?」醒來後面對事實,花了好幾年才平息了這一插曲,但也因緣際會開始了另外一條聯電之路。

最後,在這章節宣學長也特別提到道歉的藝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諺語,但也確實頗有涵義。其實,道歉並非承認自己犯錯,若因為一時誤會破壞組織和諧,這才是真正的錯誤,若雙方可以就這個理由道歉,各退一步,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因此,情緒管理堪稱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亦或藝術,實不為過。

第三章:培養抗壓力
第三節開始,宣學長又提出了一個例子,有一位高爾夫球選手一心期待自己能夠有好的表現,無奈卻只能在小小的學校教球,一天他巧遇了一位企業家,氣味相投因此聊了起來,企業家問:「看你身手不凡,你有什麼抱負嗎?」選手說:「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為全國頂尖。」企業家又說:「既然如此,與其在這和較差的人打球,不如到我的私人球場吧!那裡高手雲集,切磋切磋想必會大有進步。」選手二話不說也就答應了。

到了球場後,企業家首先來了簡單的考驗,在球洞前,他們倆個打了一個賭,企業家拿出一萬元,對選手說:「這麼短的距離,只要你進了,我就把錢給你。」當然,選手輕鬆就進洞了。企業家又說:「這次十萬元,只要你進了,我還是把錢給你。」此時選手猶豫了一下,東看西看又測量了地形,最後大手一揮,又進洞了。企業家再說:「此時我跟你賭一億,如果你進了,錢還是都給你,但萬一沒進,你可要全數陪給我。」選手開始緊張了起來,額頭冒出斗大的汗水,全身開始發抖,最後企業家說:「你不用打了,不會進的,要能夠成為一流選手,就請您先克服壓力吧!」

壓力如影隨形,它就充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沒有人參加世界大賽而能夠處之泰然,而成功者往往就贏在抗壓點上,唯有絕佳的抗壓性,才能夠展現出完美的實力,顯現出平日練習的成果,然而如何解決壓力,宣學長提出了一個方法,就是強迫自己處在壓力狀態下,不斷要求自己、調適身心慢慢地適應它,久而久之,這一切也就變得十分自然了。

第四章:凡事有方法
一、找出問題的關鍵點
在處理任何事情時,若能夠找對方法,一定可以省下不少功夫。宣學長舉了一個自己的例子,以前公司常常出差,行李箱上雖有密碼鎖,但最遭的情況是忘記密碼,有一次同行者發生這件事情,一直沒辦法開啟,最後只好從零試到九九九,學長見狀,先了解他的習慣模式,猜出可能的數字後,固定一數慢慢測試,最後很輕鬆就解決了問題。

第二個例子提到色盲檢查方法,乍聽之下感覺很投機,但卻也是一個處理事情的妙方,通常一塊色板有三種顏色,猜對的機率為三分之一,色盲的人反覆測試多次後,掌握了訣竅,最後換到別的地方測試時,就可以依序猜出出現的順序。接著,學長提到拜訪客戶的觀察重點,只要看接待人員、生產線的員工和廁所這三個地方,就可以大致了解這間公司。這些都是有有效管理的例子,若我們能夠掌握這些方法,對於各種問題,自然也就容易解決了。

二、學習如何有效的溝通
溝通是一個藝術,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若要讓別人接受你的想法就需要較高的說話技巧和智慧,不過這些當然也有方法。很多事情不是自己認為對的,講出來別人就得聽,這往往只是把問題丟給別人,而應該是思考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並且滿足它的需求。宣學長在此又舉出了一個聯電例子,在1982年時,工廠普遍都是三班三輪制,大部份的人不喜歡大夜班,所以夜班的良率總是很低,慢慢失去了競爭力,此時公司高層面對此問題做出了決策,希望將三班三輪制改成四班兩輪制,也就是將公司的員工分成A、B、C、D四個班,每兩班工作兩天,休息兩天,如此一來交班只要一次,又有較充足的時間休息,一舉兩得。

這個方法看似不錯,但對於一間擁有幾萬員工的公司,實行起來並沒有如此簡單,考量到萬一引起民怨產生反彈,後果可能不堪設想,此時宣學長選擇使用較好的溝通,先對某一單位實行,反應不錯後才慢慢擴展到其他部門,自然而然獲得廣泛認同,不過分成兩班後,很多人不願去夜班,最後選擇提高夜班的薪水,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

三、善用時間和資源
「團結力量大」有時候與他人合作反而助於自身的發展,有一天TOSHIBA派人到台灣向聯電做簡報,內容十分精采,結束後,宣學長問這位日本代表:「你們為何願意大老遠跑來台灣向我們說明呢?」他回答說:「來台灣之前,我也到過很多不同的國家,雖然不見得每間公司都有給很多回應,但是片段蒐集起來,也就是完整的資訊了!」這種看似泰然的想法,確實掌握了最先進的新知,為公司創造了極大的效益。

撇開大型企業,宣學長又提到了一個計程車司機的例子,這個司機很怪,平常十分樂意載送客人,卻不願意讓客人放行李在後面車箱中,和他交談後發現,原來後箱放的是擺地攤要用的商品,每當開車累時,就停下車賣起地攤貨來,如此一來,生活也就不在如此枯燥乏味,而都變成一種休閒,他們有效的利用空間,並用空間換取時間,達到雙贏,不僅可以更有效率,也提升了服務品質。

第五章:職場新人十問
在此部份宣學長轉而提到跟聽者息息相關的部份,針對職場上常發生得問題,給予建議及方向。
1.工作上你該對誰負責?
2.老板要求的是什麼?他希望你產生何種貢獻?
3.需那些技能才能達到老闆的要求?
4.如何學習這些技能?
5.誰可以協助你完成工作?
6.你和這些人的關係如何?有無默契及共識?
7.你期待從他們得到什麼樣的協助?你是否也在協助他們?
8.你如何評估自己的表現?能否找出改善的方向及方法?
9.除了現有工作外,還有那些你可以貢獻的?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
10.你能夠和主管討論上述問題嗎? 還是遇到主管只能躲得遠遠的?

宣學長請大家回去思考以上這些問題,由於在場的聽眾大多是高階經理人,他只就職稱這個現象和大家討論。在企業中,大多數人跳槽的理由是高薪和響亮的職稱,但這並不是唯一,也不是絕對,更重要的是工作的樂趣和環境,以前有一條獵狗,十分聰明也很賣力,看到獵物總是衝第一,績效很高也獲得了狗王之稱,然而最後卻漸漸喪志,連跑都不想跑了,理由何在?原來他之前的努力只希望換來主人得讚賞及吸引眾人的眼光,反思當下的我們,工作的目的是什麼?若只是為了名聲,最後可能就會漸漸失去人生的目標和方向,終而老去。

第六章:成功的秘訣在哪裡?
有一句英文的諺語說:「There is no short cut to success.」成功沒有捷徑,但它卻有步驟,在此宣學長以過去的經驗,提出了六個步驟和大家分享。
第一步:要先選擇好的行業
常言道「行行出狀元」,雖然如此,但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還是應該選擇
有未來性、有發展潛力的行業,只要能夠掌握這個趨勢,乘風而行,將可大幅提升成功的機會。

第二步:要選擇好的公司
好的公司、好的環境勝過優越的薪水,宣學長認為,做事情眼光要放遠,
公司若有好的願景和目標,並且了解自己市場上的定位,未來發展無限,第二個考量點是傑出的領導團隊,上行下效,進而培養強烈的向心力,讓團隊中的每位成員樂在工作,快樂學習成長。最後,好的公司要肯培育新的人才,透過員工訓練,配股分紅,促進公司競爭力,畢竟人才是最寶貴的。

第三步:選擇有興趣、自己能夠發揮潛力的工作
有興趣可以全力以赴,不以工作的艱辛、挑戰當藉口,音樂家、美術家就
是很典型的例子,有些人窮困潦倒,終其一生也只為了追求美的哲學,因為那是他的興趣、他的所愛。另一方面,能夠發揮自己的潛力,工作才會有動力,當自己的表現比別人傑出時,不僅會更有信心,也較容易受到上司的賞識,如魚得水。

第四步:在大公司內脫穎而出
大公司就如同一個小型的社會,人才擠擠,各有專精,若能夠晉升到高級幹部,代表自身有一定的實力,也獲得其他人的肯定,將來的發展將會更好,不過相對來說,競爭者也多,凡事都有正反兩面,眼前的挑戰將會更多,因此進入大公司前,就請先打穩自己基礎吧!

第五步:繼續往上成為公司高層
俗語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往上走,看得更遠,心胸也更寬闊,這是很多人的目標,也有可能是有些人人生的意義,然而爬得越高,肩上的擔子也越重,成功的領導者必須參與豐厚的分紅,領導公司不斷創新成長,當大家對你有信心時,在公司的影響力也就越大,越容易成功。

第六步:如果晉升的機會不大
通往山頂的路有很多條,即使路程長短不一,崎嶇或平順,每一條的目的地還是一樣的。有時候,退一步反而會海闊天空,萬一發現自己的晉升機會不大時,切記莫留念,可以考慮自我創業、加入創業團隊、小型公司,以取得較高的職掌,積極表現並貢獻所學

簡單提完六個成功的步驟後,宣學長舉出更另外一種反思。所謂彼得定律是指力量有限但智慧無限,換句話說,臂力能舉百斤,但智力能舉數千斤。越高位者不需要更多的勤勞,但要有更多的智慧,不要陷入老舊的思考模式,現代人大多提倡創新思考,也是希望能夠透過智慧的力量完成更多的事情。他也提出創新的方法──「三好一公道」,好奇、好問、好事,接著判斷此創新是否公道及符合經濟效益。

成功者還有另外一個秘訣,就是積極的心態,宣學長提出阿德和阿俊的故事,阿德在一間雜貨店打工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平時做事盡心盡力,為主人付出很多,穩定收入,也可溫飽,然而最近新來了一位員工阿俊,備受老闆寵愛,慢慢地阿德失去自己存在的價值,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了,氣沖沖地去問老闆,老闆二話不說,找了兩位過來,給予新的任務,老闆請他們到市場上調查西瓜一斤的價錢,於是兩人就立即離開了。
過了一會,阿德馬上就回來報告「一斤十元」,然而阿俊卻過了好久才回來,回來時已經將全部資訊整理好了,包括不同西瓜的產地、價格,送貨時間,及商家名聲。老闆此時淡淡地對阿德說了一句話:「你看到結果了嗎?請你在多加努力吧!」這個故事看似平常,但背後卻有很深的寓意,每個工作都有表現和改進的空間,只要用心就會有所成就。

第七章:培養人才的責任是自己
從小到大,我們就被教育說,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因此要好好栽培,然而宣學長說培養人才的責任是自己,不是學校或公司。俗語說:「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心肯學,任何事情還是都能辦到的。態度積極後就要發掘自我,探討自己的興趣和天賦,試著在工作中培養興趣、在過程中肯定自己,便能邁向一條康莊大道。

不過,宣學長也提醒大家,有的時候實力比興趣還重要,他八歲時開始打籃球,無奈自己身高不如人,只好奮發向上,上了大學後,很多同學研發設計能力比他好,最後只好轉到他自己比較擅長的行銷領域,這些是學長自身的實例,雖然都沒辦法完成當初的心願,倒也有不錯的表現和成果。另一方面,他也提到人不要被自己的科系限制住,只要努力去做,前途依然會十分美好的。

最後談到求職經驗,畢業後大多數人面對的是就業,雖說初生之犢不怕虎,但也應該要有好的準備,而不是一位亂槍打鳥,了解自己所長以及企業的需求,在職場中才會無往不利,求職就像是行銷,只是現在的產品是自己,懂得行銷自己,才能夠掌握顧客(企業)的心,因此在面對職場百態時,適當的包裝自己,只要秉持不吹噓的原則,就算花俏一點倒也無妨。

總結
人生處處是管理,管理並非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但卻是個很重要的工具,呼應開頭的破題,每個人從小到大都面臨了很多管理,它其實就發生在我們的周遭,只是我們沒有去定義它罷了,懂得管理的人,永遠可以找出較佳的方法,並且利用不同的方法,輕鬆愉快的處理每一件事。最後,宣學長勉勵各位學員,希望藉由今天這場演講,分享管理的哲學,若能夠學有心得,相信每個人必能夠用更貼切、適當的方法和更寬廣的態度來在面對未來一切事情的。<全文完>

有捨才有得~~能給也是一種幸福

2005年11月10日邱再興學長演講實錄
在交大管科系友會陳俊秀學長的努力下,第三屆交大高階經理人培訓班很高興在第二場演講中邀請到邱再興學長,學長民國五五年電研所畢業後,就積極投入電子領域,可謂台灣電機電子工業的元老之一。他豐富的人生歷練、專業知識、美學素養加上毫不做作的語吻,讓聽眾彷彿置身講者的記憶深處,在真情流露下,一字一句的道出辛酸的過去,扣人心弦,實為一場佳作,整場演講上半場主要是談台灣電子業發展的歷史及自身創業的過程,下半場著重於人生的感觸及體驗,以下便是邱再興的演講摘要。

Part One: 台灣電子之父
求學甘苦談
邱再興出生於基隆,從小由於家裡環境的因素,必須半工半讀,長達十年的台北求學生涯裡,除了唸書就是打工,但他也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考上了建中以及台大電機系,學長笑說:「我現在印象最深刻的只有當時的通車史。」每天基隆台北兩地跑,平均就要花上兩個多小時,加上當時交通不便,對於一個離鄉求學的學子來說,實為一種負擔,但也因此養成了較獨立的性格,這對他人生的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

台大畢業後,順利考上了交大電子所,當時交大復校不久,在資源較少的情況下,更加懂得珍惜並且努力向上,跟邱學長一起考上交大,還有同屆八位台大電機的同學,加上住宿的因素,感情更加堅固。有一次,在日常的聚會中,同學們談論到聯合報的一篇文章,評論大多數當時的台灣學生皆選擇出國,但卻都沒有回來。基於對鄉土的熱愛及身為年輕人的衝勁,當下八位同學便做出根留台灣的約定,也造就了台灣史上另一波新的產業革命。

積極投入剛萌芽的電子工業
民國五O年代,台灣正處於由農轉工的過渡時期,各地都有建設,其中高雄加工出口區於民國五十五年正式運作。因緣際會下,邱再興進入加工區裡的高雄電子,主要負責產品規劃的過程,培育了優良的技術及前衛的行銷思維,此外因為是外商的因素,也因此擴展自己國際上的人脈以及國際觀,對將來創業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三年的時光是我最美好的時期」,在高雄電子的日子中,邱再興不僅常常有機會可以出國,工作也十分愉快,並和先後加入的工程師們相處融洽,其中大多是交大的學弟,日後這些人也在台灣電機產業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學長無疑是幕後最大推手。

雖然在高雄的生活環境很好,但在青春的活力及奉獻鄉土的熱忱下,邱再興還是決定離開高雄回到新竹,和施敏教授聯合創立了環宇電子,並且負責公司的營運。在他的帶領下,公司業績蒸蒸日上,不僅接到國外客戶的訂單,也引進許多新的技術,加上位於新竹,和母校交大及校友有很多互動,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宏?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

施振榮研究所畢業後,進入了環宇電子,開始展現他優秀的研發能力,開發出電子數字鐘、頻率計數器、以及國人自製的電算器。他所設計的第一部國人自製的掌上型電算器,雖然產品品質不穩定,但也一舉打響環宇的名號,使得台灣成為電算器王國。施學長最後因故離開,在「英雄惜英雄」的邱再興眼中,十分難過與不捨,但還是含淚讓自己的學弟開創屬於他的一片天空。後漢書?周舉傳道「昔在前世,求賢如渴」,施振榮的離開並沒有影響邱再興根留台灣的心願,更加努力提拔人才,希望可以為台灣電機產業開拓出新的視野及方向。

人生中的第二春
民國六十三年環宇電子轉賣給美商ITT公司,雖然還是留在環宇電子工作一段時間,但「楚材晉用」,兩年後邱再興離開他一手創立的公司,再開創事業的第二春,成立了繼業企業公司,主要以貿易為主,自從民國六十六年創立至今,始終屹立不搖,公司如其名,它將在邱學長人生中扮演中繼者的角色,這可能也是當年始料未及的事。

邱再興在電機領域豐富的經驗和人脈,讓他再一次重回到自己熟悉的領域,幾年後又和朋友創立了光元電子及光達電子,當時推出的太陽能手錶十分暢銷,曾經是台灣熱門的電子產品。這些年的工作,學長始終用心去做、堅持到底,雖然有起伏,但也只是人生的過程,「花無百日好、人無千日紅」,懂得珍惜每一刻,並且關心自己部屬的人,才是真正的領導者,才能夠讓每天的生活過的踏實。

民國75年,邱再興經歷了人生中最低潮的時期,因為一時疏忽而背書,落的最後還得替別人還債。不僅朋友破產,自己也賠了很多錢,最後只好賣掉光達電子,這段期間,他什麼都沒有了,此時四十七歲,學長靜靜的思考自己人生的方向,「人情冷暖」誰會願意在人生的低潮中拉自己一把,誰就是真正的朋友,但最大的支持還是家人,於是在家人的鼓勵下,他隻身來到陌生的國度~~東歐,重攀人生中第二個尖峰。

放眼大歐洲、與藝術共舞
來到東歐的第一站就是當時尚未合併的東德,那時候德國百廢俱興,而邱再興豐富的電子產業實務經驗無非是當時炙手可熱的人才之一,先後又創立了電腦和半導體公司,然而德國並非和台灣一樣,晚上的街頭十分安靜,因此常常會到美術館參觀。他發現東德人雖然沒有物質生活的享受,但精神層面卻十分飽滿,並且樂於自己的生活,反觀台灣本身在八O年代經濟起飛後,凡事利益優先,已經失去了原本純樸的民風,這是他所不樂見的。「歷史上很多有錢的人卻比不過文學家留名千古,那我要做的是哪一種人呢?」

回國後,邱再興決定投身藝術,並在民國七十九年成立「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主要工作為協助音樂創作、籌設教育型態的美術館和投資畫廊以協助青年畫家。最紅的是「春秋樂集」,並獲的第一屆「文馨特別獎」,在當時台灣造成轟動,也象徵政府積極推動文化產業的決心和理想。爾後,邱再興不斷蒐集藝術品,包含國畫、油畫、…等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刺繡,目前是全亞洲最大的刺繡收藏家,作品豐富足以媲美故宮博物院。

最後,邱再興回顧自己這六十年來的生活,說了一句「人生有命,命中注定」,曾經以為自己的人生將飛黃騰達,但又怎知還是面臨到最低潮的時期,可能十分順逐,但還是發生了很多事,在面臨到自己最摯愛的人竟然已經永遠沒辦法在醒來時,那種感受又有誰可以理解呢?他覺得這一切冥冥之中自有註定,人生沒有唯一也沒有絕對,重點是要活得有意義,今天不努力,又要怎麼面對無知的未來呢?因此他希望在場每位聽眾,把握自己的時間,尊重自己的生命,不要懼怕失敗,勇往直前,但請不要把成敗看的太重,更不要以追求成功為目標,心安理得,必能擁有豐富的人生。

Part Two:有捨才有得~~能給也是一種幸福

邱再興人生體驗五句訣
命~人生都是命,冥冥之中自有註定,要努力生活,但是不要把成敗看的太重,人生要求的東西很多,若希望做一個成功的人,倒會招來嫉妒的眼光,因此要享受生活,樂在工作,並從這些生活中找到新的自己,活出自我。

困難~人的一生若是十分平順,那也倒無趣,克服了困難才有意義。困難為轉機, 經過了困難就會學習成長,成長後再回頭看這些困難,似乎又不算什麼了,這才是真的成長,說來溜口,卻別有一番函意。此外,人總是會害怕自己的弱點,但看清了以後再思考,其實這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愛~人生一定要有愛,愛自己才能夠照顧身體,才能夠珍惜時間,有了愛,再怎麼吃苦也是值得的。同時我們也要認知一點,家庭才是最重要的,家人和你是沒有利益糾葛的,是真心誠意的,也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最後出外靠朋友,患難見真情,朋友的幫忙將會是自己最大的助力,若要體認愛,就必須懂得關懷週遭的每一個人、事、物,將心比心,將愛傳達下去。

當下~活在當下,現在才是最重要的,放棄了什麼都沒有,因為你無法掌握未來也不能改變過去。打個比方來說,人生就好像在爬山,爬完一座山還會有另外一座,若能夠享受每一刻的樂趣,心、身、靈才會快樂,才會獲得滿足。

財富~俗語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在這經濟掛帥的時代,有了財富才能夠完成自己的夢想,才能夠做很多事情,但也不要因為財富而喪失了自我,誤入歧途,到頭來還是兩手空空。

邱再興給在場聽眾的建議
1. 生活~享受人生,珍惜週遭的每一個事物,日月星辰或許不是你的,但若懂得珍惜並且欣賞它,那麼自然而然你就可以和他融合為一,進而享受生活中的小細節。

2. 溫暖的家~家是最安全的避風港,有家人的支持才是生活的原動力,記得無論再怎麼忙,還是要對家人付出最大的關懷。

3. 隨時準備挑戰~了解自我,做好自己,準備才是最重要的,等到時機成熟時才能夠展翅高飛。此外若不能了解市面的變化,就無法把握最關鍵的時機,所以用心體會,觀察週遭的環境,其實機會永遠都會在身邊的。

4. 顧客~對於高階經理人來說,通常很容易會遇到顧客,要了解他們,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學長舉例說,自己雖然是技術起家但是在行銷部分還是比較專精,只要我們肯花時間學習,掌握顧客至上的原則,在商場上將會無往不利。

5. 和部下一起成長~帶人要帶心,用人要用腦,領導者必須了解部下的心理,並且和他們分享喜悅,請記住「驕兵必敗」,不要因為一時的成功就忽略了一起打拼的夥伴。

6. 不要迷失在成功中~人生並非以追求成功為目的,學長以自己切身例子勉勵我們,很多事情都是命,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很沮喪,也不要為了成功不擇手段,所謂「高處不勝寒」,爬的越高可能會摔的更重。

7. 力不可用盡~無論發生什麼事,永遠記得會有東山再起的一天,因此請留下自己最後的力量,不到最後一刻決不認輸,同時也要給自己預留反擊的空間。

8. 培養健康良好的嗜好~這些嗜好可以幫助我們調劑身心,有時候聽音樂、看書都可以增進生活的趣味性,甚至可以因此擴展人脈,何嘗不是人生一大樂趣。

9. 有一些和你嗜好相近的朋友~這些朋友可以和你一起成長,藉由彼此的討論研究,進一步獲得更多,「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當這個「東西」在你們之間產生共鳴時,必將激出更大的火花。

10. 找尋自己可以投入的宗教~宗教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可以使自己過的更安詳自在,若能夠因為信仰宗教而讓自身生活過的更快樂,做起事來將會有更大的動力,進而影響週遭的人事物。

後記
回顧邱再興學長的一生,這就是人生,懂的付出才能夠得到更多,從早年辛苦的求學生涯,一點一點累積知識,到後來投入電子業,經歷過大風大浪,最後又回到了人類的初衷──文化和藝術,這無疑是完美的人生週期,學長不忘本積極投入的精神也十分令人敬佩。交大校訓「飲水思源」正是學長一生的寫照,在這三小時的演講中,我們看到交大人胼手胝足的精神,也體會到身為交大人的榮耀與感動,「長江後浪推前浪」未來還會有更多更多傑出的交大人,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信念,境由心生,只要用心去做,一定會嘗到甜美的果實,最後僅代表所有交大人感謝邱再興學長的分享,期待能夠進一步看到學長努力的成果,繼續為台灣文化奉獻一點心力。

邱再興學長個人小檔案
民國四十八年建中畢業
民國五十二年台大電機畢業
民國五十五年交大電子所畢業

現職
繼業企業董事長
鳳甲美術館董事長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全文完

企業葵花寶典~國?電子董事長林家和學長

交大高階經理人培訓專班自成立以來,已經堂堂邁入了第三個年頭,參加的校友們不但學到學長們寶貴知識與經驗,也在課堂上見到失聯多年的朋友。今年在交大台北校友會長陳榮祥學長的鼓勵下,特別將這個活動分享給更多的交大人,共吸引約莫兩百多位學長姐參與,實為難得。負責籌辦這次活動的交大校友會陳俊秀學長在開幕時也提到,此活動的目的就是期許每位與會者可以藉由這個平台互相學習,並進一步凝聚交大人的共識,接著就讓我們來欣賞第一位講者──國?電子董事長林家和學長的丰采。

演講大綱
企業葵花寶典
自成一格的概念構想
讓你掌握企業經營管理的精髓
有捨才有得,怎麼栽怎麼收穫
多一分學習,多一分準備
才有多一分成功的機會

這六段話看似簡短,卻是林家和學長三十年經驗的結晶,也是今晚演講的核心。所謂有捨才有得,當我們付出越多相對的得到的也就越多,學長以自身為例子,將鑽研許久的秘笈和與會者分享,並期許每一個人在聽完演講後,都能成為企業葵花寶典下的嫡傳弟子。

第一招:Self-Learning MBA
學海無涯,學無止境,每一個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學習,為了能夠心安理得的過一生,自我學習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學習循環
實務應用
經驗
觀察研究
概念構想


根據學習循環流程,我們可以分成四個部份探討。
一、 觀察研究:從小到大,我們觀察未知的世界,經過幾次跌倒後,終於學會走路;考了幾次試後,才知道怎麼寫是對的;遇到美好的事物,我們會欣賞並且希望學會它;看到別人得到師長的讚賞,我們會效法他們,這就是一個「觀察」的過程,並藉此學習成長。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閱讀,「書中自有顏如玉」,能夠觀察並研究書中作者的精髓,融會貫通後才是自我的實力,林家和在演講時特別舉了很多書單,其中不乏各個領域,藉由前人的經驗,奠定學長一生的成就。
二、 概念構想:此部份著重於「什麼是管理」,林家和在演講時提到「管理的定義就是利用最少資源大到最大目標的轉換過程」,為達到這個目標,有經驗的人發展出一套理論,漸漸地變成企業家必學習的一門學問。凡事都是從一個構想開始,如同高樓的藍圖,而管理的構想就在於決策和執行,決策要民主,執行要獨裁,並用這個原則組織三大次系統──目標次系統、權勢次系統和報酬次系統,漸漸才有雄偉的大廈。
三、 實務應用:俗話說:「學以致用」,換句林家和的用語「董事長要懂事」,正足以證明實用的重要性。在從概念演變成實務的過程,將會遇到很多困難,也有很多問題等待被解決,這些經驗都必須等到我們接觸到了才會體會,因此學長期許自己為「企業巫醫」,藉由自己三十年的經驗,為後起之輩預演未來,並指導如何避免邊緣競爭,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四、 經驗:「薑是老的辣」,另外一句話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經驗是人的無價之寶。林家和三十年來經歷了很多不同的公司,最後終於在宏?電腦開花結果,並創造了台灣人的驕傲,這些創業甘苦都是寶貴的經驗,因此學長特別勉勵與會者,知錯能改猶可貴,重點是要勇於嘗試,等到日後再回頭看時,這些錯誤已存在冰山中的一角,而你將因為他而看的更高更遠,再次進行學習循環。

第二招:企業DNA
每個人都有二十三對染色體,它們將決定不同的性狀,並造就每個獨立的個體,企業亦為如此,林家和特別整理出十二對染色體,而它們又將成就出一個新的企業DNA。
一、 第一對染色體~~企業誕生:盤古開天,創造了千千萬萬的生命,創業家創業除了要有好的創業夥伴外,重要的是資金,有了這兩個因素後,企業才會誕生。
二、 第二對染色體~~企業生命:每個企業都有其生命週期,就如同人的一生,從幼兒期哇哇學步,青少期廣泛學習,壯年期成熟穩固,老年期衰退萎縮。然而在企業界裡,我們是可以選擇改變的,只要隨時隨地觀察,掌握時機,洞悉先知,預先發掘問題並且加以改進,還是有機會可以從A到A+,並且永保青春。
三、 第三對染色體~~企業精神:一個好的企業重點在於它的願景,若能讓員工相信自己的公司和產品,必能擁有良好的使命感及自動自發的行為。此外,若每位員工都覺得明天是美好的,那麼他們將會有更大的動力來面對每天的工作,這就是企業的精神。
四、 第四對染色體~~企業原理:林家和在此部分提到,企業的使命是為顧客創造價值,顧客創造價值的來源就是公司的流程,而優越的流程執行績效將會帶來企業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優越的流程執行績效是由優越的流程設計,對的人才和良好的環境所達成。
五、 第五對染色體~~企業使命:在前一節我們提到企業使命是位顧客創造價值,在此細分為兩種,專業價值和機構價值。所謂「專業價值」是指企業所設計的產品是否符合顧客的真正需求,而「機構價值」則是指產品背後衍伸出來的相關服務,是否能夠讓客戶感受到其誠意,創造出整體最大的利益。
六、 第六對染色體~~企業流程:此流程共有五個步驟,分為事業開創、產品開發、訂單取得、成品交貨和顧客服務,有了這基本的概念後,相信可以讓與會者更加了解自身產業的脈絡。
七、 第七對染色體~~企業績效:在績效上,無可厚非的就要觀看財務報表,觀察企業整體在某一時期的表現,其中最關鍵的是利潤率和社會價值,能否滿足社會上的期望,將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其次才是生產力和創造力。
八、 第八對染色體~~企業標竿:每個企業都有其標竿,而其評斷的標準如下,分別為教育訓練、品質管理、資訊管理、知識管理和服務管理,藉由這些標準的好壞,將能夠進一步審視自身的漏洞。
九、 第九對染色體~~企業模式:價值、策略、結構、系統和技能將組成一個企業模式,而這些細節都是總經理必須審查的內容之一,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唯有掌握模式,才能防範未然。
十、 第十對染色體~~企業體系:企業是一棵大樹,莖上有很多分枝,這些分枝又慢慢衍伸下去,成長茁壯,目前可分為五個體系,知識體系、人才體系、產品體系、事業體系和社區體系,彼此之間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讓整個企業更加穩固。
十一、 第十一對染色體~~企業人才:人才是企業的根本,培育出好的人才才有更強的競爭力,這是大家熟悉的概念,然而「伯樂求千里馬」,天下千里馬眾多,但伯樂卻寥寥可數,這也是企業要重視的地方。
十二、 第十二對染色體~~企業文化:文化是一種象徵的意涵,韓國人在吃飯時不可以端碗,這就是一個文化的例子,企業也是一樣,不同的領導者會創造出不同的文化,進而影響每位員工甚至外界的觀感,如何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也是主要探討的重點之一。

此部份為林家和演講的大綱統整,接下來學長將會用其三十年職場生涯的經驗,就每一部份做更深入的解說及分享。

第三招:企業出師
諸葛孔明長年隱居在臥龍山上,直到劉備三顧茅蘆,孔明才終於遇到明主,並且願意為他效力,在創業的旅程中,若要出師,你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個是劉備,桃園三結義後便揭竿起義號招兄弟,另一則是孔明,準備並且累積自身實力,等待時機的到來。不過,職場千變萬化,最聰明的人將會選擇兩者,以期找到最適當的方式出師,在此部分林家和就四大主題企業誕生、企業生命、企業原理和企業流程做出進一步的闡釋。

一、企業誕生
歷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創業家,例如:華德迪士尼、雷克羅克、台灣的張忠謀、施振榮等等。這些人都是很成功的創業家,其背後付出的努力想必不是我們這些外人可以體會的,但有心之士必須掌握兩大原則,人和資金。一個人的成功仰賴許多背後無名的推手,有些人可能是你最重要的創業夥伴,有些人可能只是心靈上成長的啟蒙老師,但他們都會在你的創業旅程中扮演絕對關鍵的角色,因此好的人才是企業誕生的首要因素。

下一個關鍵因素便是對的事業,擁有技術也要掌握趨勢,洞悉市場上的變化以及消費者的喜好,若有好的點子及實際應用後,便會吸引外界投資,將來無論在產品推廣上或是製造上都是一大助益。有了以上兩點後,接著就要把握時機,「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可以在很多人的身上找到驗證,而林家和學長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有錢能使鬼推磨」,當一切都準備就緒後,資金將會成為影響最後成敗的關鍵,林家和提到一個真實的例子,當年慈濟功德會創立時,沒有太多資金,常常要省吃儉用,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因此證嚴法師鼓勵大家,省錢從生活中作起,六位同修弟子每日加做一雙嬰兒鞋,三十位信眾每日從買菜錢省下五毛錢,就是在這種刻苦的環境下漸漸懂得惜福,最後也造就出今日揚名國際的慈濟功德會。藉由此小小的例子,學長希望與會者將來在面對問題時,能夠靜下來思考,相信最後一定有辦法解決的,而這也是創業者重要的精神。

二、企業生命
生命是一種週期,根據林家和過去的經驗,大概可以將企業分成以下幾種階段,如圖所示。
所謂的PAEI分別是指Performance、 Administration、 Entrepreneurship、 Integration。舉例來說,在追求期時著重於創業,在穩定期時著重Performance、 Administration和 Integration,因此我們使用大寫來表示,也易於分辨其重要性。
為了能夠延續企業的壽命,林家和特別強調第二曲線,換句話說就是企業長青,懂得發現新科技、新消費者和新市場的人,才能再造第二春,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隨時隨地都要學習並觀察,勉勵自己並且記取別人的教訓,只要相信這個目標,那麼創業精神將會永遠流傳下去。
「造鐘不是報時」這是林家和第二個強調的重點,大多數人在茫茫的職場中,常會忽略創業的目的,其實創業者造鐘只是從一個小小的概念開始,重點是這個「鐘」,也就是這間公司。我們必須注意鐘的建材──作業流程、人才、文化和組織結構,並且記得永遠有改進的地方。

三、企業原理
企業的目的就是為顧客創造最大的價值,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林家和特別提出了一點說明「有優越的流程設計,對的人才去執行,和對的環境給他們在?面工作來達成」,美國知名的企業家傑克?威爾許也指出企業原理其實就是六P(Price、Profit、Process、Performance、Productivity、People),用更淺顯的話來說,掌握以上原則才能夠創造出新的企業。
在此學長也特別舉出慈濟功德會的例子來說明,社會的祥和來自於人心的淨化,而淨化人心的根源就是佛法,因此行菩薩道,去貪、嗔、癡才能成就人間佛法。慈濟本行慈悲喜捨、與樂拔苦的菩薩道,竭力邀請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的志工善士,一同耕耘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福田,共同創造長情大愛的世界,再讓人間成為淨土,這就是慈濟的企業原理。

四、企業流程
在此章節,林家和提出企業流程的定義,包括以下五個步驟:事業開創、產品開發、訂單取得、成品交貨和顧客服務,每個步驟都有其重點如下
1.創業??從打平到永續:創業初期目標不可以太遠大,若能在幾年內支出收入打平,也算是有個好的開始,穩定後慢慢的修改公司方針,成長茁壯,並且追求永續發展。
2.開發??從規格到上市:開發產品要有一定的模式,重點是要滿足客戶的規格,並讓它感受到R&D的價值,修改除錯後才能在市場上販賣。
3.銷售??從客戶到訂單:Sales首先要找到目標群體,並從這些群體中找到自己的客戶,只要能夠掌握一個原則「替客戶著想」,每個人都將是銷售高手,訂單自然也就接踵而來。
4.交貨??從訂單到送貨:接到訂單後,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多年的辛苦終於獲得肯定,苦的是要花更多心血在客戶期限內遞交產品,當然這絕對比研發還輕鬆。重點就是兩個字「準時」,這樣不僅可以贏得對方的尊敬,也可以進一步維持長久良好的關係。
5.服務??從抱怨到續訂:抱怨是轉機,因此企業要樂於接受別人的批評,在利用後續的服務過程,讓客戶感受到你的用心,進而續訂更多產品。

第四招:選股指南
在此章節的子標題是「財務數字之外」,因此我們並非著重於如何選股,而是如何創造優良的績優股,以下共分為四大主題:企業使命、企業績效、平衡計分卡和執行力。
一、企業使命
在前一招中我們了解,企業的使命在於創造價值,價值又分成兩種,專業價值和機構價值。每個領域都有其專業,甚至還細分成很多小區塊,例如:電機領域有分成半導體、通訊、電子、…等等,而我們要掌握的價值就是設計、製造和行銷,三者共存才能夠永續發展。
另一方面,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組織透過專業訓練、全面品質管理、資訊透通、知識累積、顧客滿意的服務等來建立及加強機構價值,例如黑幫、政黨、財團、企業集團就是典型的表現,當機構價值累積越多時,自然也就有較強的競爭力,因此我們不應該只著重自我利益,一味追求頭銜的高低,而是共同為組織的而努力,相輔相成。

二、企業績效
首先,林家和提到了一個生產力的公式,生產力 = 績效 x 資源 = 能力 x 動機 x 資源 = 知識 x 技能 x 態度 x 情境 x 資源,這也可以說是績效公式,企業中的成員若有好的知識及積極的態度,固然能帶動整體公司的成長,但最重要的還是資源。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善用現有的設備,並達到節省人力時間的目標是績效的一大關鍵,此外「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懂得尋求學習的資源,在往後的企業運作上將會事半功倍,最後「有錢好辦事」,最現實的資源就是資金,企業若能用最少的資金創造最大的利潤,相信很快就會有顯著的績效。

三、 平衡計分卡及執行力
林家和在此部份特別利用圖解法說明,所謂執行力就是透過有效的方法,統合策略營運和人員達到最大的績效。而平衡計分卡則從四大主題財務、企業內部流程、顧客、學習與成長分析,進而規劃出企業的遠景及策略。

第五招:企業成功的五大法門
一個標竿企業有五個方向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分別為教育訓練、品質管理、資訊管理、知識管理和服務管理,而企業的成功關鍵就在此。

一、教育訓練
在說明之前,我們要先掌握教育訓練的三大要素知識 ( Knowledge )、技能 ( Skill )和態度 ( Attitude )。「書到用時方恨少」,永遠都有學不完的知識,因此導正這個觀念是訓練前的重要課題之一,「熟能生巧」在怎麼笨拙的人,只要有心加上後天的努力一定可以培養出一技之長,最重要的是學習的態度,職員若桀傲不遜,怎麼會有上級願意指導,若態度不積極必將永遠落後他人,有了這些觀念後,我們便得知一個結論「教育訓練能增進知識、技能、態度,想提高生產力,就必須投資教育訓練。」人的潛力無窮,培育新的人才實為公司必須重視的方向。

二、品質管理
林家和提到系統產生的誤差,跟系統設計的良度有關,因此要改善系統產生的誤差,就要變更系統設計的良度。學長特別舉了日本Toshiba公司的例子,早年他們設計的無聲馬達,品質好到連當時最強的工業國家美國都偵測不到,足以見證品質的好壞。因此若品管出現問題,第一個要改變的是管理系統,也就是日本人強調的「改善(かいぜん)」,並且盡量做到六SIGMA原則,

三、資訊管理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細究這句話的涵義,其實是強調資訊的蒐集方法,任何生物若缺乏資訊,無法預先知道警訊,那麼很容易就會面臨死亡,企業亦為如此,也在在顯示了資訊管理的重要性。林家和定義「資訊化」方程式如下:
資訊化 = 個人化產品 + 迅速反應
資訊化 = 在運送點製造﹝眼鏡,比薩﹞
資訊化 = 減少經常性開銷、庫存和資本
資訊化 + 直接性 = 高水準服務
資訊化 = 機構連結
資訊化 + 後勤支援 = 國際化
此方程式如何解釋呢?學長舉出了一個簡單的實例。美國人理賠保險堪稱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國家,當公司的保險專員在第一時間抵達現場時,將使用資訊化設備,將毀壞程度輸入電腦,立即計算出價錢且付款,讓客戶感受到十足的誠意。此外,若披薩可以在卡車上製造,當接到訂單時,便可在第一瞬間送到目的地,而且絕對保證熱騰騰,那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花費並且增加效率。

四、知識管理
資訊社會中的大部分工作因機器自動化的結果,人只剩下需要創意的工作可做。未來企業的運作將以知識創作為主,企業應善用「同化、外化、結合、內化」四階段循環,來創作及管理知識。這個主題在當下十分流行,也是我們必須重新審視的地方,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不斷在變,現在強調的不再是「力」而是「腦」,如何結合團隊的腦力,發揮更大的創意,將會是致勝的關鍵。在此林家和指出創新活動該有的內容「執行並整合新技術程序及工具、輸入和吸收外部科技知識並且向市場學習」,整合現有的資源,觀察社會趨勢,進而開發出新的想法及產品。

五、服務管理
良好的服務才能留住顧客,留住顧客,企業才能生存,這句話是不變的真諦,林家和在此提到一個金三角的模型。所謂「策略」,是指必須讓員工意識到所做的事極有意義,且「員工」本身必須有個人和集體的服務精神,以及具備提供「整體的價值經驗」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最後「系統」必須支持員工為顧客創造和提供價值。

策略
顧客
系統
員工
學長第二點強調的是服務的真諦,假設每個員工都是主人,那麼主人就必須先設想客人的感受,尊重每位客人的獨特性並且絕不輕易說拒絕對方。換句話說,服務就是掌握人心,掌握人心,首先掌握員工的心,因此服務業要學習宗教慈善機構,主管經常對員工開示「服務教義」,如此一來,員工才能真心熱情地去服務顧客。

第三個論點,林家和首先說出一句話,「士為知己者死」,這是流傳已久的一句話,套用於現今的服務領導格外有一番涵義,主管必須了解三件事情,「激勵」和「賞識」是最偉大的管理原則,「熱誠」來自「意義」,「熱誠」是「服務」的動力。每個人都渴望被讚賞,因此適時的鼓勵可以激發員工的信念,並且願意為公司奮鬥,若能進一步認同公司的價值,則會產生更大的熱誠,進而願意為公司犧牲奉獻,為達到整體的目標而努力。

第六招:總經理的成功機率
說完了前面五招後,接著是最重要的部份,萬事起「頭」難,要成為一個適合的領導者,除了自身努力不懈外,更要懂得人情事故,並對企業有全盤的了解,在此林家和細分成七個部份來說明,分別為企業精神、主管的天職、企業模式─策略、企業體系─營運、企業人才─人員、企業文化、企業的成功方程式。

一、企業精神
林家和在此引用國外的一本書「Searching for the Spirit of Enterprise」來作說明,一個好的企業重點在於它的使命(mission),有了好的使命後才會有好的願景(vision),進而擁有創新的發明及自動自發的行為。書中也提出三大守則,Loving the customer愛顧客如自己便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knowing your product, 先了解自己的產品才能進一步讓別人相信你,responding immediately,當產品出現問題時,能夠即時做出回應,而要達到這三個目標,就要先擁有企業精神。

二、主管的天職
沒有人是天生的領導者,但在後天培養後,你我都可以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首先,林家和提出了「天職說」,主管的天職在於建立流程、培養人才、塑造文化和發展組織,企業流程總共包含五個步驟,事業開創->產品開發->訂單取得->成品交貨->顧客服務,全盤了解後,領導者便能就當下所處的過程,做出明確的決定及判斷。

在培養人才方面,主管要謹記一個原則,主管不做兩件同樣的事,第一次主管主攻,第二次主管則是助攻。換句話說,林家和希望在上位者要給下屬更多發展的空間,並且從旁給予協助,幫助他們成長。培育接班人是很困難的事,尤其當公司成長後,將會有更多主管的值缺,此時若無法從自家部門提拔適合的人才,就很有可能要請「空降部隊」來支援。

最後在塑造文化和發展組織上面,林家和提到要集合眾人,利用有限資源, 完成特定目標,就必須根據組織內的文化先建立良好的溝通制度,當此制度或的大家認同時,才能在一定的規範內,集中力量,完成任務。打個比方來說,管絃樂隊中各個樂手若不能根據同一章譜演奏,怎能奏出優美的樂章呢?

三、企業模式
在此部份,林家和簡短的用十個字來說明「價值、策略、結構、系統、技能」,而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策略,企業要利用策略找到自己的利潤區(Profit Zone),所謂的利潤區就是賺錢的方法,瑞士表之所以為大賣,並非它報時非常精準,而是將時鐘製成可攜式的手錶,進而廣受大眾的喜愛,因此每間企業必須制定自己的策略,才能進一步找到「牛肉」。

四、企業體系
在企業體系中,林家和又規列出五大體系「知識體系、人才體系、產品體系、事業體系和社區體系」,企業中有很多細分的小區塊,透過知識管理的方法建立有系統的體系,就是知識體系。不過知識體系的建立主要關鍵點是人才,一般員工的錄用都是由HR部門管理,從招募到培育成才,過程必然充滿許多艱辛,因此要用更加審慎的制度來完成,林學長笑稱這實在是「不可能的任務」。

在後面三個體系,林家和以自身所處的宏?集團為例,目前泛宏?集團共有三個大集團和一些子公司,這些都是時代潮流下衍伸出的分支,聽眾若有興趣可以在研究宏?的歷史。此外,企業絕對不可以忘了自己的本分,取之於社會,本應做相對的回饋,因此大多數的公司會和社區結合,例如:宏?集團在龍潭建設了渴望園區,不僅可以將公司納入社區體系,也可以造福更多的員工。

五、企業人才
在企業人才部份,林家和特別就領導者和高階主管加以說明,領導者和管理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以下三項指標:願景、堅定的價值觀和信念、實現願景的勇氣。證嚴法師曾說:「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集眾志為師志」,領導者要號召全體員工,首先要有敬天愛人之心,若能夠愛自己的員工,就能夠了解他們的想法,再結合眾人的想法,塑造成強而有力的願景和信念。

而就高階主管而言,他們扮演以下幾種角色:決策角色(創業家、資源分配者、危機處理者)、人際關係角色(中心領導者、表率、連絡官)、資訊角色(監視者、傳播者)。在企業裡面,高階主管不僅要決策全體的未來,也要將這些策略傳達給下屬,可謂領導者和下級之間的橋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若未能慎選人才,恐將對公司產生一定的影響。

六、企業文化
一個企業文化,其實就是一種學習革命,林家和指出「兒童平均受到六個負面批評時,只受到一個正面鼓勵」,這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影響很大,所謂學習是要全腦學習,第一要學習正學的學習方法,第二要重建學習的信心,第三要啟發對學習的興趣,這才是良好的企業文化。在此林學長也分享他的學習心得,在「男女大不同」一書中提到,當女性抱怨時,男性只要做好的聽眾,不必試著提出解答,因為男女溝通的方法不同,這些概念我們並非天生就知道,也是透過後天學習而來,只要有心,學無止盡。

七、企業的成功方程式
「成功 = 三分IQ + 七分EQ」這就是林家和的成功方程式。IQ是天生的,但EQ卻可以透過後天培養,EQ是情緒智商,要提昇EQ,每個人首先要能夠自我察覺,明瞭自己的內在狀態、喜好和資源,並做正確的自我評量。當情緒不穩定時,要學習如何自行處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能是和朋友聊天分享心事,也有可能是聽聽音樂看電影,這就是自我控制。此外,高EQ的人會用同理心察覺別人的需求、情緒和關切,了解對方後並且幫忙他們發展,「主動身手的人通常會獲得對方微笑的回應」,林學長也鼓勵我們多多關心週遭的人,進而增進自己的情緒智商。

第七招:知識經濟的企業
知識經濟是二十一世紀的專有名詞,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動,因此掌握知識就能夠掌握經濟的動脈,在此林家和特別提出四個方向說明知識經濟的未來發展。

一、流程@ e化
在先前的章節中,林家和提出了企業流程的概念,有了這些概念後,就要懂得如何實行,當下最流行的說法就是e化,也就是透過電腦讓流程更有效率。林學長引用「企業e化8原型」一書為例,指出入口網站、虛擬社群、…等現在的專有名詞,透過網路,不僅可以讓消費者更認識企業,也可以傳達企業的理念給消費者,為極有效率的方法。

二、人才顧問化
隨著各國教育程度普遍提昇,人才有漸漸專業化的趨勢,在全球分工的情況下,企業需要的是更多學有專精的人才,這就是現代的「專業主義」,大多數的公司會請很多顧問處理企業的問題,甚至延攬退休且有經驗的員工擔任顧問一職,透過諮詢,提早發現問題,不過林家和也提醒顧問,不能給求問者一條路,要給他們選擇和方向。

三、文化易經化
物質文明進步後,越來越多人傾向學習古老的文化,藉由欣賞古人的智慧,給自己的生活及想法更多的創新和改變,因此各國的文化也就衍伸出不同的特性,例如:美國人著重創新、日本人重視改善、中國人思考處變、…等,這些文化將會對將來的世界產生影響,值得重視。

四、組織iO化
「世界上每兩個陌生人可以透過六層關係認識彼此」,在這科技進步的時代,或許可以讓兩個人之間的聯繫更短,因此也就創造出更緊密的組織網絡,林家和提到漁網式組織和聯網組織,透過強而有力的組織運作,將會讓企業更有規劃和效率。

總結
退休後的林家和學長,目前正積極投入慈濟志工的行列,因此在演講中也不時提到慈濟的例子,藉由宏?和慈濟這兩大台灣人驕傲的組織分享它的成功哲學。行使江湖多年後,對於人生有了不同想法和感觸,正如同它一開始所提到的,「有捨才有得」,這也是他願意回來交大高階經理人培訓班的主要原因。林學長用他三十年職場的智慧,完成了一本企業葵花寶典,在今天短短三小時的演講中,與會者雖無法完全修練成功,但也略懂一二,也些內容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還是沒辦法感同身受,但相信隨著時間的累積,我們會慢慢悟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葵花寶典」。


林家和學長小檔案
電工59級畢業
環宇 研究發展處 工程師 (1971-1973)
榮泰 研究發展課 課長 (1973-1976)
宏? 研究發展部 經理 (1976-1983)
宏? 研究發展處 副總經理 (1983-1989)
宏? 可攜式事業處 總經理 (1989-1991)
宏? 董事長室 慧龍 (1991-2001)
揚智科技 董事長 (1996-2000)
國?電子 董事長 (1994-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