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6月 06, 2006

企業葵花寶典~國?電子董事長林家和學長

交大高階經理人培訓專班自成立以來,已經堂堂邁入了第三個年頭,參加的校友們不但學到學長們寶貴知識與經驗,也在課堂上見到失聯多年的朋友。今年在交大台北校友會長陳榮祥學長的鼓勵下,特別將這個活動分享給更多的交大人,共吸引約莫兩百多位學長姐參與,實為難得。負責籌辦這次活動的交大校友會陳俊秀學長在開幕時也提到,此活動的目的就是期許每位與會者可以藉由這個平台互相學習,並進一步凝聚交大人的共識,接著就讓我們來欣賞第一位講者──國?電子董事長林家和學長的丰采。

演講大綱
企業葵花寶典
自成一格的概念構想
讓你掌握企業經營管理的精髓
有捨才有得,怎麼栽怎麼收穫
多一分學習,多一分準備
才有多一分成功的機會

這六段話看似簡短,卻是林家和學長三十年經驗的結晶,也是今晚演講的核心。所謂有捨才有得,當我們付出越多相對的得到的也就越多,學長以自身為例子,將鑽研許久的秘笈和與會者分享,並期許每一個人在聽完演講後,都能成為企業葵花寶典下的嫡傳弟子。

第一招:Self-Learning MBA
學海無涯,學無止境,每一個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學習,為了能夠心安理得的過一生,自我學習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學習循環
實務應用
經驗
觀察研究
概念構想


根據學習循環流程,我們可以分成四個部份探討。
一、 觀察研究:從小到大,我們觀察未知的世界,經過幾次跌倒後,終於學會走路;考了幾次試後,才知道怎麼寫是對的;遇到美好的事物,我們會欣賞並且希望學會它;看到別人得到師長的讚賞,我們會效法他們,這就是一個「觀察」的過程,並藉此學習成長。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閱讀,「書中自有顏如玉」,能夠觀察並研究書中作者的精髓,融會貫通後才是自我的實力,林家和在演講時特別舉了很多書單,其中不乏各個領域,藉由前人的經驗,奠定學長一生的成就。
二、 概念構想:此部份著重於「什麼是管理」,林家和在演講時提到「管理的定義就是利用最少資源大到最大目標的轉換過程」,為達到這個目標,有經驗的人發展出一套理論,漸漸地變成企業家必學習的一門學問。凡事都是從一個構想開始,如同高樓的藍圖,而管理的構想就在於決策和執行,決策要民主,執行要獨裁,並用這個原則組織三大次系統──目標次系統、權勢次系統和報酬次系統,漸漸才有雄偉的大廈。
三、 實務應用:俗話說:「學以致用」,換句林家和的用語「董事長要懂事」,正足以證明實用的重要性。在從概念演變成實務的過程,將會遇到很多困難,也有很多問題等待被解決,這些經驗都必須等到我們接觸到了才會體會,因此學長期許自己為「企業巫醫」,藉由自己三十年的經驗,為後起之輩預演未來,並指導如何避免邊緣競爭,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四、 經驗:「薑是老的辣」,另外一句話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經驗是人的無價之寶。林家和三十年來經歷了很多不同的公司,最後終於在宏?電腦開花結果,並創造了台灣人的驕傲,這些創業甘苦都是寶貴的經驗,因此學長特別勉勵與會者,知錯能改猶可貴,重點是要勇於嘗試,等到日後再回頭看時,這些錯誤已存在冰山中的一角,而你將因為他而看的更高更遠,再次進行學習循環。

第二招:企業DNA
每個人都有二十三對染色體,它們將決定不同的性狀,並造就每個獨立的個體,企業亦為如此,林家和特別整理出十二對染色體,而它們又將成就出一個新的企業DNA。
一、 第一對染色體~~企業誕生:盤古開天,創造了千千萬萬的生命,創業家創業除了要有好的創業夥伴外,重要的是資金,有了這兩個因素後,企業才會誕生。
二、 第二對染色體~~企業生命:每個企業都有其生命週期,就如同人的一生,從幼兒期哇哇學步,青少期廣泛學習,壯年期成熟穩固,老年期衰退萎縮。然而在企業界裡,我們是可以選擇改變的,只要隨時隨地觀察,掌握時機,洞悉先知,預先發掘問題並且加以改進,還是有機會可以從A到A+,並且永保青春。
三、 第三對染色體~~企業精神:一個好的企業重點在於它的願景,若能讓員工相信自己的公司和產品,必能擁有良好的使命感及自動自發的行為。此外,若每位員工都覺得明天是美好的,那麼他們將會有更大的動力來面對每天的工作,這就是企業的精神。
四、 第四對染色體~~企業原理:林家和在此部分提到,企業的使命是為顧客創造價值,顧客創造價值的來源就是公司的流程,而優越的流程執行績效將會帶來企業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優越的流程執行績效是由優越的流程設計,對的人才和良好的環境所達成。
五、 第五對染色體~~企業使命:在前一節我們提到企業使命是位顧客創造價值,在此細分為兩種,專業價值和機構價值。所謂「專業價值」是指企業所設計的產品是否符合顧客的真正需求,而「機構價值」則是指產品背後衍伸出來的相關服務,是否能夠讓客戶感受到其誠意,創造出整體最大的利益。
六、 第六對染色體~~企業流程:此流程共有五個步驟,分為事業開創、產品開發、訂單取得、成品交貨和顧客服務,有了這基本的概念後,相信可以讓與會者更加了解自身產業的脈絡。
七、 第七對染色體~~企業績效:在績效上,無可厚非的就要觀看財務報表,觀察企業整體在某一時期的表現,其中最關鍵的是利潤率和社會價值,能否滿足社會上的期望,將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其次才是生產力和創造力。
八、 第八對染色體~~企業標竿:每個企業都有其標竿,而其評斷的標準如下,分別為教育訓練、品質管理、資訊管理、知識管理和服務管理,藉由這些標準的好壞,將能夠進一步審視自身的漏洞。
九、 第九對染色體~~企業模式:價值、策略、結構、系統和技能將組成一個企業模式,而這些細節都是總經理必須審查的內容之一,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唯有掌握模式,才能防範未然。
十、 第十對染色體~~企業體系:企業是一棵大樹,莖上有很多分枝,這些分枝又慢慢衍伸下去,成長茁壯,目前可分為五個體系,知識體系、人才體系、產品體系、事業體系和社區體系,彼此之間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讓整個企業更加穩固。
十一、 第十一對染色體~~企業人才:人才是企業的根本,培育出好的人才才有更強的競爭力,這是大家熟悉的概念,然而「伯樂求千里馬」,天下千里馬眾多,但伯樂卻寥寥可數,這也是企業要重視的地方。
十二、 第十二對染色體~~企業文化:文化是一種象徵的意涵,韓國人在吃飯時不可以端碗,這就是一個文化的例子,企業也是一樣,不同的領導者會創造出不同的文化,進而影響每位員工甚至外界的觀感,如何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也是主要探討的重點之一。

此部份為林家和演講的大綱統整,接下來學長將會用其三十年職場生涯的經驗,就每一部份做更深入的解說及分享。

第三招:企業出師
諸葛孔明長年隱居在臥龍山上,直到劉備三顧茅蘆,孔明才終於遇到明主,並且願意為他效力,在創業的旅程中,若要出師,你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個是劉備,桃園三結義後便揭竿起義號招兄弟,另一則是孔明,準備並且累積自身實力,等待時機的到來。不過,職場千變萬化,最聰明的人將會選擇兩者,以期找到最適當的方式出師,在此部分林家和就四大主題企業誕生、企業生命、企業原理和企業流程做出進一步的闡釋。

一、企業誕生
歷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創業家,例如:華德迪士尼、雷克羅克、台灣的張忠謀、施振榮等等。這些人都是很成功的創業家,其背後付出的努力想必不是我們這些外人可以體會的,但有心之士必須掌握兩大原則,人和資金。一個人的成功仰賴許多背後無名的推手,有些人可能是你最重要的創業夥伴,有些人可能只是心靈上成長的啟蒙老師,但他們都會在你的創業旅程中扮演絕對關鍵的角色,因此好的人才是企業誕生的首要因素。

下一個關鍵因素便是對的事業,擁有技術也要掌握趨勢,洞悉市場上的變化以及消費者的喜好,若有好的點子及實際應用後,便會吸引外界投資,將來無論在產品推廣上或是製造上都是一大助益。有了以上兩點後,接著就要把握時機,「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可以在很多人的身上找到驗證,而林家和學長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有錢能使鬼推磨」,當一切都準備就緒後,資金將會成為影響最後成敗的關鍵,林家和提到一個真實的例子,當年慈濟功德會創立時,沒有太多資金,常常要省吃儉用,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因此證嚴法師鼓勵大家,省錢從生活中作起,六位同修弟子每日加做一雙嬰兒鞋,三十位信眾每日從買菜錢省下五毛錢,就是在這種刻苦的環境下漸漸懂得惜福,最後也造就出今日揚名國際的慈濟功德會。藉由此小小的例子,學長希望與會者將來在面對問題時,能夠靜下來思考,相信最後一定有辦法解決的,而這也是創業者重要的精神。

二、企業生命
生命是一種週期,根據林家和過去的經驗,大概可以將企業分成以下幾種階段,如圖所示。
所謂的PAEI分別是指Performance、 Administration、 Entrepreneurship、 Integration。舉例來說,在追求期時著重於創業,在穩定期時著重Performance、 Administration和 Integration,因此我們使用大寫來表示,也易於分辨其重要性。
為了能夠延續企業的壽命,林家和特別強調第二曲線,換句話說就是企業長青,懂得發現新科技、新消費者和新市場的人,才能再造第二春,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隨時隨地都要學習並觀察,勉勵自己並且記取別人的教訓,只要相信這個目標,那麼創業精神將會永遠流傳下去。
「造鐘不是報時」這是林家和第二個強調的重點,大多數人在茫茫的職場中,常會忽略創業的目的,其實創業者造鐘只是從一個小小的概念開始,重點是這個「鐘」,也就是這間公司。我們必須注意鐘的建材──作業流程、人才、文化和組織結構,並且記得永遠有改進的地方。

三、企業原理
企業的目的就是為顧客創造最大的價值,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林家和特別提出了一點說明「有優越的流程設計,對的人才去執行,和對的環境給他們在?面工作來達成」,美國知名的企業家傑克?威爾許也指出企業原理其實就是六P(Price、Profit、Process、Performance、Productivity、People),用更淺顯的話來說,掌握以上原則才能夠創造出新的企業。
在此學長也特別舉出慈濟功德會的例子來說明,社會的祥和來自於人心的淨化,而淨化人心的根源就是佛法,因此行菩薩道,去貪、嗔、癡才能成就人間佛法。慈濟本行慈悲喜捨、與樂拔苦的菩薩道,竭力邀請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的志工善士,一同耕耘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福田,共同創造長情大愛的世界,再讓人間成為淨土,這就是慈濟的企業原理。

四、企業流程
在此章節,林家和提出企業流程的定義,包括以下五個步驟:事業開創、產品開發、訂單取得、成品交貨和顧客服務,每個步驟都有其重點如下
1.創業??從打平到永續:創業初期目標不可以太遠大,若能在幾年內支出收入打平,也算是有個好的開始,穩定後慢慢的修改公司方針,成長茁壯,並且追求永續發展。
2.開發??從規格到上市:開發產品要有一定的模式,重點是要滿足客戶的規格,並讓它感受到R&D的價值,修改除錯後才能在市場上販賣。
3.銷售??從客戶到訂單:Sales首先要找到目標群體,並從這些群體中找到自己的客戶,只要能夠掌握一個原則「替客戶著想」,每個人都將是銷售高手,訂單自然也就接踵而來。
4.交貨??從訂單到送貨:接到訂單後,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多年的辛苦終於獲得肯定,苦的是要花更多心血在客戶期限內遞交產品,當然這絕對比研發還輕鬆。重點就是兩個字「準時」,這樣不僅可以贏得對方的尊敬,也可以進一步維持長久良好的關係。
5.服務??從抱怨到續訂:抱怨是轉機,因此企業要樂於接受別人的批評,在利用後續的服務過程,讓客戶感受到你的用心,進而續訂更多產品。

第四招:選股指南
在此章節的子標題是「財務數字之外」,因此我們並非著重於如何選股,而是如何創造優良的績優股,以下共分為四大主題:企業使命、企業績效、平衡計分卡和執行力。
一、企業使命
在前一招中我們了解,企業的使命在於創造價值,價值又分成兩種,專業價值和機構價值。每個領域都有其專業,甚至還細分成很多小區塊,例如:電機領域有分成半導體、通訊、電子、…等等,而我們要掌握的價值就是設計、製造和行銷,三者共存才能夠永續發展。
另一方面,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組織透過專業訓練、全面品質管理、資訊透通、知識累積、顧客滿意的服務等來建立及加強機構價值,例如黑幫、政黨、財團、企業集團就是典型的表現,當機構價值累積越多時,自然也就有較強的競爭力,因此我們不應該只著重自我利益,一味追求頭銜的高低,而是共同為組織的而努力,相輔相成。

二、企業績效
首先,林家和提到了一個生產力的公式,生產力 = 績效 x 資源 = 能力 x 動機 x 資源 = 知識 x 技能 x 態度 x 情境 x 資源,這也可以說是績效公式,企業中的成員若有好的知識及積極的態度,固然能帶動整體公司的成長,但最重要的還是資源。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善用現有的設備,並達到節省人力時間的目標是績效的一大關鍵,此外「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懂得尋求學習的資源,在往後的企業運作上將會事半功倍,最後「有錢好辦事」,最現實的資源就是資金,企業若能用最少的資金創造最大的利潤,相信很快就會有顯著的績效。

三、 平衡計分卡及執行力
林家和在此部份特別利用圖解法說明,所謂執行力就是透過有效的方法,統合策略營運和人員達到最大的績效。而平衡計分卡則從四大主題財務、企業內部流程、顧客、學習與成長分析,進而規劃出企業的遠景及策略。

第五招:企業成功的五大法門
一個標竿企業有五個方向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分別為教育訓練、品質管理、資訊管理、知識管理和服務管理,而企業的成功關鍵就在此。

一、教育訓練
在說明之前,我們要先掌握教育訓練的三大要素知識 ( Knowledge )、技能 ( Skill )和態度 ( Attitude )。「書到用時方恨少」,永遠都有學不完的知識,因此導正這個觀念是訓練前的重要課題之一,「熟能生巧」在怎麼笨拙的人,只要有心加上後天的努力一定可以培養出一技之長,最重要的是學習的態度,職員若桀傲不遜,怎麼會有上級願意指導,若態度不積極必將永遠落後他人,有了這些觀念後,我們便得知一個結論「教育訓練能增進知識、技能、態度,想提高生產力,就必須投資教育訓練。」人的潛力無窮,培育新的人才實為公司必須重視的方向。

二、品質管理
林家和提到系統產生的誤差,跟系統設計的良度有關,因此要改善系統產生的誤差,就要變更系統設計的良度。學長特別舉了日本Toshiba公司的例子,早年他們設計的無聲馬達,品質好到連當時最強的工業國家美國都偵測不到,足以見證品質的好壞。因此若品管出現問題,第一個要改變的是管理系統,也就是日本人強調的「改善(かいぜん)」,並且盡量做到六SIGMA原則,

三、資訊管理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細究這句話的涵義,其實是強調資訊的蒐集方法,任何生物若缺乏資訊,無法預先知道警訊,那麼很容易就會面臨死亡,企業亦為如此,也在在顯示了資訊管理的重要性。林家和定義「資訊化」方程式如下:
資訊化 = 個人化產品 + 迅速反應
資訊化 = 在運送點製造﹝眼鏡,比薩﹞
資訊化 = 減少經常性開銷、庫存和資本
資訊化 + 直接性 = 高水準服務
資訊化 = 機構連結
資訊化 + 後勤支援 = 國際化
此方程式如何解釋呢?學長舉出了一個簡單的實例。美國人理賠保險堪稱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國家,當公司的保險專員在第一時間抵達現場時,將使用資訊化設備,將毀壞程度輸入電腦,立即計算出價錢且付款,讓客戶感受到十足的誠意。此外,若披薩可以在卡車上製造,當接到訂單時,便可在第一瞬間送到目的地,而且絕對保證熱騰騰,那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花費並且增加效率。

四、知識管理
資訊社會中的大部分工作因機器自動化的結果,人只剩下需要創意的工作可做。未來企業的運作將以知識創作為主,企業應善用「同化、外化、結合、內化」四階段循環,來創作及管理知識。這個主題在當下十分流行,也是我們必須重新審視的地方,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不斷在變,現在強調的不再是「力」而是「腦」,如何結合團隊的腦力,發揮更大的創意,將會是致勝的關鍵。在此林家和指出創新活動該有的內容「執行並整合新技術程序及工具、輸入和吸收外部科技知識並且向市場學習」,整合現有的資源,觀察社會趨勢,進而開發出新的想法及產品。

五、服務管理
良好的服務才能留住顧客,留住顧客,企業才能生存,這句話是不變的真諦,林家和在此提到一個金三角的模型。所謂「策略」,是指必須讓員工意識到所做的事極有意義,且「員工」本身必須有個人和集體的服務精神,以及具備提供「整體的價值經驗」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最後「系統」必須支持員工為顧客創造和提供價值。

策略
顧客
系統
員工
學長第二點強調的是服務的真諦,假設每個員工都是主人,那麼主人就必須先設想客人的感受,尊重每位客人的獨特性並且絕不輕易說拒絕對方。換句話說,服務就是掌握人心,掌握人心,首先掌握員工的心,因此服務業要學習宗教慈善機構,主管經常對員工開示「服務教義」,如此一來,員工才能真心熱情地去服務顧客。

第三個論點,林家和首先說出一句話,「士為知己者死」,這是流傳已久的一句話,套用於現今的服務領導格外有一番涵義,主管必須了解三件事情,「激勵」和「賞識」是最偉大的管理原則,「熱誠」來自「意義」,「熱誠」是「服務」的動力。每個人都渴望被讚賞,因此適時的鼓勵可以激發員工的信念,並且願意為公司奮鬥,若能進一步認同公司的價值,則會產生更大的熱誠,進而願意為公司犧牲奉獻,為達到整體的目標而努力。

第六招:總經理的成功機率
說完了前面五招後,接著是最重要的部份,萬事起「頭」難,要成為一個適合的領導者,除了自身努力不懈外,更要懂得人情事故,並對企業有全盤的了解,在此林家和細分成七個部份來說明,分別為企業精神、主管的天職、企業模式─策略、企業體系─營運、企業人才─人員、企業文化、企業的成功方程式。

一、企業精神
林家和在此引用國外的一本書「Searching for the Spirit of Enterprise」來作說明,一個好的企業重點在於它的使命(mission),有了好的使命後才會有好的願景(vision),進而擁有創新的發明及自動自發的行為。書中也提出三大守則,Loving the customer愛顧客如自己便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knowing your product, 先了解自己的產品才能進一步讓別人相信你,responding immediately,當產品出現問題時,能夠即時做出回應,而要達到這三個目標,就要先擁有企業精神。

二、主管的天職
沒有人是天生的領導者,但在後天培養後,你我都可以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首先,林家和提出了「天職說」,主管的天職在於建立流程、培養人才、塑造文化和發展組織,企業流程總共包含五個步驟,事業開創->產品開發->訂單取得->成品交貨->顧客服務,全盤了解後,領導者便能就當下所處的過程,做出明確的決定及判斷。

在培養人才方面,主管要謹記一個原則,主管不做兩件同樣的事,第一次主管主攻,第二次主管則是助攻。換句話說,林家和希望在上位者要給下屬更多發展的空間,並且從旁給予協助,幫助他們成長。培育接班人是很困難的事,尤其當公司成長後,將會有更多主管的值缺,此時若無法從自家部門提拔適合的人才,就很有可能要請「空降部隊」來支援。

最後在塑造文化和發展組織上面,林家和提到要集合眾人,利用有限資源, 完成特定目標,就必須根據組織內的文化先建立良好的溝通制度,當此制度或的大家認同時,才能在一定的規範內,集中力量,完成任務。打個比方來說,管絃樂隊中各個樂手若不能根據同一章譜演奏,怎能奏出優美的樂章呢?

三、企業模式
在此部份,林家和簡短的用十個字來說明「價值、策略、結構、系統、技能」,而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策略,企業要利用策略找到自己的利潤區(Profit Zone),所謂的利潤區就是賺錢的方法,瑞士表之所以為大賣,並非它報時非常精準,而是將時鐘製成可攜式的手錶,進而廣受大眾的喜愛,因此每間企業必須制定自己的策略,才能進一步找到「牛肉」。

四、企業體系
在企業體系中,林家和又規列出五大體系「知識體系、人才體系、產品體系、事業體系和社區體系」,企業中有很多細分的小區塊,透過知識管理的方法建立有系統的體系,就是知識體系。不過知識體系的建立主要關鍵點是人才,一般員工的錄用都是由HR部門管理,從招募到培育成才,過程必然充滿許多艱辛,因此要用更加審慎的制度來完成,林學長笑稱這實在是「不可能的任務」。

在後面三個體系,林家和以自身所處的宏?集團為例,目前泛宏?集團共有三個大集團和一些子公司,這些都是時代潮流下衍伸出的分支,聽眾若有興趣可以在研究宏?的歷史。此外,企業絕對不可以忘了自己的本分,取之於社會,本應做相對的回饋,因此大多數的公司會和社區結合,例如:宏?集團在龍潭建設了渴望園區,不僅可以將公司納入社區體系,也可以造福更多的員工。

五、企業人才
在企業人才部份,林家和特別就領導者和高階主管加以說明,領導者和管理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以下三項指標:願景、堅定的價值觀和信念、實現願景的勇氣。證嚴法師曾說:「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集眾志為師志」,領導者要號召全體員工,首先要有敬天愛人之心,若能夠愛自己的員工,就能夠了解他們的想法,再結合眾人的想法,塑造成強而有力的願景和信念。

而就高階主管而言,他們扮演以下幾種角色:決策角色(創業家、資源分配者、危機處理者)、人際關係角色(中心領導者、表率、連絡官)、資訊角色(監視者、傳播者)。在企業裡面,高階主管不僅要決策全體的未來,也要將這些策略傳達給下屬,可謂領導者和下級之間的橋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若未能慎選人才,恐將對公司產生一定的影響。

六、企業文化
一個企業文化,其實就是一種學習革命,林家和指出「兒童平均受到六個負面批評時,只受到一個正面鼓勵」,這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影響很大,所謂學習是要全腦學習,第一要學習正學的學習方法,第二要重建學習的信心,第三要啟發對學習的興趣,這才是良好的企業文化。在此林學長也分享他的學習心得,在「男女大不同」一書中提到,當女性抱怨時,男性只要做好的聽眾,不必試著提出解答,因為男女溝通的方法不同,這些概念我們並非天生就知道,也是透過後天學習而來,只要有心,學無止盡。

七、企業的成功方程式
「成功 = 三分IQ + 七分EQ」這就是林家和的成功方程式。IQ是天生的,但EQ卻可以透過後天培養,EQ是情緒智商,要提昇EQ,每個人首先要能夠自我察覺,明瞭自己的內在狀態、喜好和資源,並做正確的自我評量。當情緒不穩定時,要學習如何自行處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能是和朋友聊天分享心事,也有可能是聽聽音樂看電影,這就是自我控制。此外,高EQ的人會用同理心察覺別人的需求、情緒和關切,了解對方後並且幫忙他們發展,「主動身手的人通常會獲得對方微笑的回應」,林學長也鼓勵我們多多關心週遭的人,進而增進自己的情緒智商。

第七招:知識經濟的企業
知識經濟是二十一世紀的專有名詞,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動,因此掌握知識就能夠掌握經濟的動脈,在此林家和特別提出四個方向說明知識經濟的未來發展。

一、流程@ e化
在先前的章節中,林家和提出了企業流程的概念,有了這些概念後,就要懂得如何實行,當下最流行的說法就是e化,也就是透過電腦讓流程更有效率。林學長引用「企業e化8原型」一書為例,指出入口網站、虛擬社群、…等現在的專有名詞,透過網路,不僅可以讓消費者更認識企業,也可以傳達企業的理念給消費者,為極有效率的方法。

二、人才顧問化
隨著各國教育程度普遍提昇,人才有漸漸專業化的趨勢,在全球分工的情況下,企業需要的是更多學有專精的人才,這就是現代的「專業主義」,大多數的公司會請很多顧問處理企業的問題,甚至延攬退休且有經驗的員工擔任顧問一職,透過諮詢,提早發現問題,不過林家和也提醒顧問,不能給求問者一條路,要給他們選擇和方向。

三、文化易經化
物質文明進步後,越來越多人傾向學習古老的文化,藉由欣賞古人的智慧,給自己的生活及想法更多的創新和改變,因此各國的文化也就衍伸出不同的特性,例如:美國人著重創新、日本人重視改善、中國人思考處變、…等,這些文化將會對將來的世界產生影響,值得重視。

四、組織iO化
「世界上每兩個陌生人可以透過六層關係認識彼此」,在這科技進步的時代,或許可以讓兩個人之間的聯繫更短,因此也就創造出更緊密的組織網絡,林家和提到漁網式組織和聯網組織,透過強而有力的組織運作,將會讓企業更有規劃和效率。

總結
退休後的林家和學長,目前正積極投入慈濟志工的行列,因此在演講中也不時提到慈濟的例子,藉由宏?和慈濟這兩大台灣人驕傲的組織分享它的成功哲學。行使江湖多年後,對於人生有了不同想法和感觸,正如同它一開始所提到的,「有捨才有得」,這也是他願意回來交大高階經理人培訓班的主要原因。林學長用他三十年職場的智慧,完成了一本企業葵花寶典,在今天短短三小時的演講中,與會者雖無法完全修練成功,但也略懂一二,也些內容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還是沒辦法感同身受,但相信隨著時間的累積,我們會慢慢悟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葵花寶典」。


林家和學長小檔案
電工59級畢業
環宇 研究發展處 工程師 (1971-1973)
榮泰 研究發展課 課長 (1973-1976)
宏? 研究發展部 經理 (1976-1983)
宏? 研究發展處 副總經理 (1983-1989)
宏? 可攜式事業處 總經理 (1989-1991)
宏? 董事長室 慧龍 (1991-2001)
揚智科技 董事長 (1996-2000)
國?電子 董事長 (1994-2004)